打开APP

Experi Biol Med:利用母体血清鉴定唐式症相关之蛋白质

目前使用之唐氏症产前筛检仍待进一步之改进与发展。妇产医学专家正积极投入心力寻找可作为唐氏症筛检之生物标志。来自江苏大学及漳州妇幼医院的邵世和博士与其共同研究者在2012年5月的《实验生物医学》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期刊中,发表了他们利用蛋白体学方法在怀有唐氏症胎儿的母体血清中鉴定出29个与唐氏症相关的蛋白质。

2012-11-18

Lancet:DKK1蛋白可作为肝癌早查早诊的血清标志物

上海交通大学覃文新研究组在《柳叶刀·肿瘤学》发表肿瘤转化医学最新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覃文新研究组,6月26日在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发表题为“血清DKK1蛋白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的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研究”的研究论文,证明DKK1蛋白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肝细胞癌的血清诊断。

2012-11-18

科学家研究血清素获重大突破

摘要:美国《科学》杂志将于3月21日同期在线发表两篇相关论文,介绍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蒋华良课题组、美国Scripps研究所RayStevens课题组、北卡罗那大学BryanRoth课题组关于五羟色胺(血清素)的联合研究成果。

2013-05-31

血清素缺失导致愤怒难以控制

人们常用“愤怒得失去理智”来形容一个人发怒的样子,其实这时并不一定是其大脑中没有理智,而可能是大脑中负责理智的部分缺乏一种信号物质——血清素的帮助,因此难以控制与愤怒相关的大脑部位活动。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新一期《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上报告了这项研究成果。专家解释说,神经细胞需借助血清素传递信息,人体通常用食物中的色氨酸来合成血清素。

2012-11-18

PLoS One:发现肺癌血清诊断标识物CAXII

近日,日本北里大学的Yuichi Sato开展了一项寻找肺癌血清诊断标识物的研究。该研究发现,CAXII就是要寻找的标记物。相关研究发表在3月16日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为了发展一种肺癌血清诊断的标识物,Yuichi Sato等人利用肺腺癌(AD)派生的A549细胞作为抗原,使用随机免疫方法得到了单克隆抗体。随后,使用免疫组化方法,用杂交瘤细胞上清液来筛查抗体。

2012-11-18

血清检测或成阿尔茨海默病检测新方法

12月14日,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发表新闻公报说,由该中心和芬兰东部大学共同完成的研究发现,一种指示组织缺氧和磷酸戊糖途径的分子信号,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前兆。 所谓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一种方式。由于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目前无法治愈,因此尽早检测和及早治疗非常重要。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可以通过检测血清在症状出现前数月甚至数年就查出这种疾病。

2011-12-16

JCA:武大血清多肽谱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冯钰锜课题组在血清多肽谱学的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他们描述了一种新的用于选择性富集内源性多肽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Fe3O4@ mSiO2)颗粒的合成策略。 Fe3O4颗粒利用溶胶 - 凝胶法涂上硅壳,再经假相合成法由无定形二氧化硅壳转化为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壳。

2012-11-18

FDA警告血清素能性药物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据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7月26日宣布,医生一般应避免同时处方亚甲蓝或利奈唑胺与血清素能药物,例如帕罗西汀或度洛西汀,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称之为血清素综合征的严重疾病。 利奈唑胺是一种抗菌剂,亚甲蓝是一种染料,常用在诊断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氰化物中毒的治疗中。

2011-08-01

PNAS:转基因水稻大规模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代常领衔的研发团队从2006年开始进行植物源替代血浆来源的医药蛋白的研究与开发,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已跨入规模化生产的阶段,填补了国际上此项技术空白。相关论文于2011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

2011-11-01

PLoS Pathog:揭秘血清素促进寄生虫运动的机制 为开发寄生虫靶向疗法提供思路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麦基尔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控制寄生虫运动的新型分子路径,由于协调运动对于寄生虫的生活周期非常关键,因此该分子路径的蛋白或许可以帮助研究者开发出新型的靶点药物。

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