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肠道共生菌调控胰岛beta细胞胰岛素的分泌 促进血糖平衡的分子机制
数以百亿计的微生物与宿主构成共生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帮助宿主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之外的其它生理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各器官间的互作关系有助于在分子水平理解肠道菌与宿主在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演化出的共生机制。参与代谢调控是肠道菌影响宿主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肠道菌通过其强大的代谢能力以降解肠道中复杂多糖与宿主实现互利互惠,另一方面,肠道菌的定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Acta Pharma Sinica:艰难梭菌毒素A如何进入肠道细胞?
2019年6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艰难梭菌感染已成为严重的,有时是致命的腹泻病的主要原因,也是日常生活中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来自C. diff的大部分疾病是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这会损害肠道内壁。现在,随着今天在《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杂志上发表的新研究,作者揭示了C. diff的两种主要毒素A和B如何进入肠细胞,这为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治疗方法提供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或会影响肠道菌群 引发结直肠癌等多种疾病发生
2019年5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悉尼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存在于很多食物中的纳米粒子(nanoparticle)或会对机体健康产生实质性的有害影响。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食品添加剂E171(二氧化钛纳米粒子,titanium dioxide
Cell Rep:孕妇机体中的孕酮或会促进有益肠道菌群的生长
2019年5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特殊的肠道细菌能够感知“怀孕”并理解下一代的需求,帮助婴儿有效分解母乳中的糖分。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com女性怀孕会伴随机体中微生物组的改变,这些居住在机体中的细菌超过体重的四磅,其对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都很重要;此前研究
研究发现果蝇KDM5基因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和免疫稳态影响社交行为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典型的孤独症行为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等临床特征。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性病症,现在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已成为危害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孤独症给患者和家人带来长期沉重的生活、经济和精神压力,并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
《自然·医学》:科学家发现预测结直肠癌的肠道菌群特征
正常情况下,人排出的粪便中,有1/3到2/3的固体成分是肠道细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微生物组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试图从粪便中分析肠道菌群的特点,获知有关疾病的线索。本周刚刚在《自然·医学》上在线发表的最新一批论文里,两个跨国科学家团队就在这一领域做出了新的突破。他们背靠背发表了两篇论文,分别从近千份人类粪便样品中,找出了可以用来预测结直肠癌的肠道菌
科学家发现自闭症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但自闭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为人知。南京医科大学团队近日发现,果蝇若缺失一类蛋白,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进而出现类似自闭的症状,为人类从消化与免疫系统探索自闭症病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系、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星吟教授课题组从果蝇身上发现,KDM5家族蛋白功能的丧失,会导致果蝇肠屏障功能受损、肠道微生态失调,并出现社交行
科学家揭开人类机体无法培养的肠道菌群的奥秘!
2019年3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3810个公开的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进行计算重建,展示了大约6.1万个微生物基因组,这些宏基因组是微生物组样本中存在的所有遗传物质的集合,宏基因组组装的基因组(MAGs)包括2508种此前未知的物种,从而使得已知的人类肠道细菌种类达到了4558种,并使
肠道菌群或能帮助人类抵御寒冷!
2019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肠道微生物组对人类和动物机体健康有着多样的影响,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在机体温度调节(thermoregulation)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温度调节时动物对寒冷环境做出的反应。图片来源:QI Lei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在寒冷暴露中,动物能
研究发现一种肠道菌可调控蚊虫传播病毒
在自然界中,蚊子是多种烈性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和传播者。这些蚊媒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引起多种烈性的临床症状,诸如脑炎、脑膜炎、出血热等,重度感染可以导致非常高的死亡率。蚊媒病毒在宿主和蚊虫之间传播循环(图1)。在这个过程中,蚊子可以通过叮咬吸血从病人的血液中获取病毒,病毒进入到蚊子体内,感染蚊子中肠的上皮细胞,继而扩散并感染蚊子的唾液腺,使蚊子具备携带及传播病毒的能力。因此,蚊子的肠道组织是病毒首先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