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ukemia:核糖体缺失或会诱发恶性白血病发生
20%至4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都会存在核糖体的缺失,而且相比核糖体完好无损的患者而言,这些缺失核糖体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但同时其对当前存在的治疗性药物反应较好,来自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Leukemia上发表了这项最新的研究结果。
科学家研究核糖体:或揭露38亿年前地球环境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专家们发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同一个祖先演变而来的。那已经是38亿年之前的事情了,但地球上首次生命进程留下的“分子指纹”,至今仍留在地球上每一个现存的生物细胞里。
中科院科学家在核糖体再循环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5年10月13日/生物谷BIOON/ --2015年 10月 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秦燕课题组在核酸类重要学术杂志《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New insights into the enzymatic role of EF-G inribo
核糖体还可以翻译mRNA的非翻译区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cell发表了一项令人不可思议的最新研究进展,人们一直认为核糖体只对信使RNA的翻译区进行翻译,但这项研究证明这些蛋白质翻译机器有时也能够对mRNA的非翻译区进行翻译,这项发现大大改变了人们之前对核糖体功能的认识。
Nature:人工改造核糖体可以将细胞变成“化工厂”
通过劫持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合成生物学家们开发出了一个工具,可以用来理解抗生素的合成和作用过程,而且可以改造细胞成为特制的“化学工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生化学家Alexander Mankin领导的一个包括生物工程学家的团队,成功改造了细胞内的重要分子机器核糖体,这个研究可能推动合成生物学的继续发展。
Nature Commu:核糖体图谱分析揭示疾病表型的分子基础
德国对于疾病相关基因的调控过程提出了新的见解。他们利用一种新技术在蛋白合成水平对基因的调控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相比于传统方法只能检测基因表达和转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捕获更多的单基因调控过程。
Nature:核糖体解码原理新发现
在蛋白合成期间,核糖体在解码中心依照信使RNA (mRNA)上的三联体密码精确的选择转移RNA (tRNAs)。tRNA的选择开始于延伸因子Tu,它可以传递tRNA到氨酰tRNA结合位点即A位点,还可以在解码中心水解GTP来建立密码子-反密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随后的校对阶段,核糖体重新检查tRNA,如果被发现不能正确配对于A位点该tRNA便会被排除。
Nucleic Acids Res: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秦燕课题组发现核糖体翻译因子新的调控机制
2012年9月10日,核酸领域的重要杂志《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课题组和龚为民课题组合作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文章标题为Common chaperone activity in the G-domain of trGTPase protects L11–L12 interaction on the ribos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