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蛋白质乙酰化修饰精细调控染色体着丝粒与微管连接的分子机制

近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教授与姚雪彪教授研究组的合作成果。文章标题为EB1 acetylation by P300/CBP-associated factor (PCAF) ensures accurate kinetochore-microtubule interactions in mitosis。

2012-11-18

ACS Chem Biol & JACS:开发出可以逆转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相关疾病的新型分子

2012年9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佛罗里达分校的研究者开发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化合物,其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潜在的疗法来治疗和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相关的某些疾病。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可以引发智力发育迟缓、不育、记忆力减退等病症。

2012-11-18

Nature:发现介导X染色体失活的新RNA

在雌性哺乳动物中,两条X染色体需要随机失活一条,以确保雌雄个体有同等剂量的X染色体转录产物。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非编码RNAXist介导真哺乳亚纲动物X染色体失活,但在后兽亚纲动物中不存在Xist。因此后兽亚纲动物的X染色体失活机制是什么成为困扰科学界已久的谜题。 本文中,研究者利用短尾猊作为研究对象,发现Rsx (RNA-on-the-silent X) 介导X染色体失活。

2012-06-20

AJMGPB :脆性X染色体突变的流行将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者报告了一系列的遗传氨基酸的重复,而且这种重复可以通过世代来积累,并且最终引发单一基因的突变引起脆性X染色体的产生。而且研究发现现在这在美国人中发生的频率高于以前。

2012-11-18

Plant Journal:AtRFC1能通过影响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均等分离

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plication factor C1 (RFC1) is required for double-strandbreak repair during meiotic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Arabidopsis”的文章...

2013-01-05

NEJM:一种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潜在疗法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新型的药物疗法在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上表现出较好的作用,这种药物名为托伐普坦,在长达三年的研究中,其可以有效减缓肾脏包囊的生长速度。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EJM上。 通过多中心的研究表明,药物托伐普坦相比安慰剂,在治疗期间可以明显降低ADPKD患者肾脏包囊尺寸将近50%。

2012-11-18

Nature:揭示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蛋白与引发自闭症的100个基因直接相关

2012年12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医生们都知道,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病人,其是最常见的遗传性智障病人,这种病人同时也被诊断为自闭症,但是关于这两种病症之间的诊断相关性却无人知晓。近日,来自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等处的研究者指出了连接这两种病症之间精确的遗传足迹,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文章中研究者指出了更为精确的遗传检测方法并且将自闭症相关的障碍进行了谱系分类。

2013-04-27

Zoo.Biol:染色体多态性可用于区分树懒物种

圣地亚哥动物园全球保护研究所(San Diego Zoo Global's Institute of Conservation Research)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方法以用于区分这些隐居生活的树懒物种。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份的《动物园生物学》(Zoo Biology)期刊上。 物种鉴别是动物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区分亲缘关系近的物种和标记出每一个物种的特征。

2012-11-18

JCI:19号染色体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近日,由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临床调查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文章称,位于19号染色体上reticulon 2基因突变,会导致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

2012-02-10

JACI: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个体基因突变或损伤机体免疫细胞功能

2013年7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悉尼Garvan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对单一基因突变的免疫缺陷患者进行研究或许可以获取更多关于免疫系统研究的信息,尤其是当患者实际的针状和临床预期不太一样的时候,就更要去深入研究其中的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

20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