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梅斯医访谈 | 对话亚盛医药董事长大俊:聚力创新,聚焦全球

2019年,原创新药研发企业亚盛医药迎来了10岁生日。秉承着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发展理念,这家尚处于临床阶段的企业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10年间,产业升级,凭借着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资深的核心团队,亚盛医药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

2019-10-24

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专科红健名医团队工作站入驻永康妇保院

乳腺疾病困扰着广大女性朋友,尤其是病发率逐年上升的乳腺癌,已成为危及女性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为满足广大女性朋友的乳腺健康需求,永康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加强与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专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5月3日上午,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专科杨红健名医团队工作站正式签约入驻永康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领导及专家团队、永康市卫健局党委委员应新显、永康市妇幼保健院班子成员及各职能科室人员等参

2019-05-08

Science:我国李亦学课题组和辉课题组揭示胞嘧啶碱基编辑器诱导大量的单位点脱靶突变

2019年3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组编辑在治疗由致命性突变引起的遗传疾病上有很大的潜力。对基因组编辑的脱靶效应进行全面分析是验证这种编辑实用性所必需的。科学家们已开发出多种方法来检测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基因编辑脱靶位点。然而,这些方法并不适用于检测体内的单核苷酸变异(SNV)。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的李亦学(Yixue Li)课题组、杨辉(Hui Yang)课题组和美国斯坦福大学

2019-03-02

GUT发表北京大学柯教授团队“评价内镜筛检食管癌效果与卫生经济学价值的人群随机对照试验”阶段结果

近日,国际消化领域顶级期刊GUT(IF=17.016)发表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柯杨教授团队开展的国际首项“评价内镜筛检食管癌效果及卫生经济学价值的人群随机对照试验—ESECC研究”(Clinicaltrials: NCT 01688908)的设计及基线结果。食管癌是我国高发肿瘤,全球超一半的新发病例发生在我国。在高危人群中开展碘染内镜筛查被认为是食管癌防控的重要手段。然而,因缺少没有来自随机对照研究

2019-02-04

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丽琼一行调研大地企业公园医药产业发展

5月15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丽琼、处长解志杰及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领导一行莅临大地企业公园调研园区医药产业发展,大地企业公园董事长周晓红、总经理朱洪等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杨丽琼副主任一行首先详细了解了大地企业公园招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对大地企业公园坚持以“土地集约化、企业集中化、产业集群化”的运营发展理念,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招引高、精、尖医药产业企业,快速形成产业

2018-05-15

洛克菲勒大学生物学家迈克尔-荣获诺贝尔奖

-凭借开创性的昼夜生理节律研究获奖纽约2017年10月4日电 /美通社/ -- 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基金会 (Nobel Foundation) 于10月2日宣布,洛克菲勒大学 (Rockefeller University) 生物学家迈克尔-杨 (Michael W. Young) 因为发现了昼夜生理节律的分子机理(控制着调节睡眠、饮食行为和新陈代谢的生物钟),而成为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2017-10-10

单碱基替换重塑超级干细胞:访生物物理所博士研究生济平

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通过替换病变、衰老的成体细胞,达到恢复组织器官稳态和功能的目的。这一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大问题,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仍然受到限制。近年来,科学家们从改善移植物活力、调控移植微环境以及制备辅助支架材料等方面进行着种种尝试,试图突破这两大再生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7月7日,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课题组、北京大

2017-07-09

走近中国女科学家璐菡博士

今日,年仅30岁的杨璐菡博士接连迎来了两条喜讯。在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评出的2017年度“全球青年领袖”榜单后仅数小时,她共同创立的生物技术公司eGenesis宣布获得了3800万美元的融资,并有望利用火热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攻克人类器官移植的难题。这名年轻的中国女科学家,再次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2017-03-17

瑞馥博士:体外诊断技术:研究与产业转化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瑞馥博士做了题为“体外诊断技术:研究与产业转化 ”的精彩报告,生物谷小编概括总结了杨瑞馥博士的现场报告,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2017-02-17

Cell Res:中科院巍维研究组揭示癌细胞适应氧化应激的重要机制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杨巍维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证实线粒体PKM2可通过稳定Bcl2调节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

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