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cience:应当研究转基因藻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2012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两位知名的研究人员说,因为海藻是制造生物燃料的潜在来源,所以它们在基因工程议程中排在很高的位置。为此,科学家们应当对转基因海藻的任何环境风险进行独立研究,而且这些风险可能与为制造生物燃料而对海藻的培养相关联。
PNAS:陈赛娟白血病治疗药物毛萼乙素在自身免疫病领域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陈赛娟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用中药提取物毛萼乙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中石化加速生物能源研发 让微藻地沟油变柴油
作为一家石油炼化起家的能源化工公司,中国石化近年来积极转变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绿色能源领域发展。无论是在页岩气、地热等非常规能源方面,还是他日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生物柴油微藻等生物能源方面,中国石化在科研和战略投资方面都不遗余力。 启动微藻生物柴油计划 “微藻是未来能源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只有得到今天的重视才会拥有美好的‘后天’。”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主任荣俊峰指着微藻光反应器说。
朱振旗:小微藻 大能量
可能很少人知道,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被温室气体重重包围的“火球”,彼时,地球上寸草不生,毫无生命气息。直至几亿年后,海洋中的微藻突破了温室气体的“重围”,通过夜以继日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
PNAS:阴道毛滴虫分泌蛋白质刺激前列腺细胞生长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Patricia Johnson领导的一项新研究,针对前列腺癌和引起毛滴虫病的寄生虫之间的联系开展了相关研究,毛滴虫病是最常见的非病毒性传播感染。
药监局再度回应螺旋藻检测标准
当事企业否认集体公关 螺旋藻铅超标风波愈演愈烈,螺旋藻产品经历了从不合格到合格两大截然不同的检验结果之后,媒体纷纷质疑,成为企业集体公关的结果。为此,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对螺旋藻保健食品有关问题作出回应称:第一次公布的是监测结果,第二次公布的则是监督检查的结果,后者才具有法律效力,监测并不意味着确定超标。
JASN:海鲜产品中的软骨藻酸或可引发个体肾脏损伤
来自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海鲜产品中积累的较低水平的化学毒素可以引发个体脑部和肾脏损伤,因此其或许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科技部农村司调研微藻生物能源发展
PNAS:毛晓波等在淀粉样蛋白结构解析研究获突破
日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研人员的淀粉样蛋白结构解析的新进展。研究人员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对2型糖尿病相关的淀粉样蛋白——胰淀素的组装和聚集结构进行研究,确定了淀粉样蛋白组装和聚集的核心片段及折叠位点,并讨论了突变引起的聚集趋势的变化与核心片段之间的关联。对理解淀粉样蛋白的核心片段与其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J Virol:张奇亚等发现可编码藻胆体降解蛋白的首株无尾噬藻体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提前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Novel Cyanophage with a Cyanobacterial Nonbleaching Protein A Gene in the Genome。”,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首株无尾噬藻体的全基因组结构及其具有的编码藻胆体降解蛋白的生物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