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机器人技术追踪癌症信号通路,及早发现癌症迹象!
恶性黑色素瘤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癌症类型之一。日前,来自亚历山大大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创新机器人技术研究棕色色素痣如何以及为什么变成恶性黑色素瘤。这一发现会使未来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变得十分容易。研究人员还强调,为了避免恶性黑色素瘤,在使用很多化妆品和面霜的时候都应该格外小心。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只知道是哪些基因突变诱发棕色色素痣诱变为恶性色素瘤,但是对于在恶性黑色素瘤发展的过程中,蛋白质和信号通
专注医生培养,大专家.COM医学教育智能系统正式发布
5月26日,设计理念源自以钟南山、樊代明院士为代表的66位发起人,承载“医学科普、医学教育和帮扶病患”的三大使命的“大专家.COM医学教育智能系统”正式发布。据了解,“大专家.COM医学教育智能系统”,由大专家.COM医学传承教育平台自主创新研发完成,是一款具有医学知识普及、疑点病例教学功能为主的智能学习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的学习培养,可以让医生学习成长不再难,让基层医生能“接得住,接得好”病人,实
像机器一样思考:人工智能和临床应用
1.AI在临床的应用每个人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不妨忘记AI,想想:临床医生如何决策?医生接触病人,用问询/查体/检测报告得到病人信息(profile),然后在大脑进行如下搜索:业内对这些信息的共识(指南)?我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信息?当时的决策是什么?是否有效?在以往“既往经验”的基础上,医生作出决策,然后观察病人是否对治疗方案响应,并决定是否对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作出调整。这是一般的工作方式。每一个医生
轻松做肠镜,全球首个“药丸”机器人来了
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改变,使得结肠癌和结肠息肉等疾病得到广泛的关注。肠镜检查成为了结肠和其他肠道疾病诊断的标准诊断方式。最近一项发布在消化道疾病周(Digestive Disease Week)2017 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型的结肠镜检查方式——磁控胶囊机器人。传统的结肠检查方式是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式的检查方式,通过一个末端装有电子摄像机的电子内镜,长度约 140cm,可弯曲,由患
人工智能会取代医生吗?
撰文 | 段涛(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看好人工智能的人会说YES,因为用不了几年人工智能真的会取代那些平庸的医生,取代那些Below average(低于平均水平)的医生,但是暂时不会取代那些Above average(高于平均水平)的医生。不看好人工智能的保守医生会说NO,TA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天真地以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任何医生。其实未来最需要AI的是Below aver
日本用机器人进行生命科学实验 防止学术造假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 以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为中心的研究小组在使用机器人自动进行生命科学实验方面取得了成功。研究小组让多台机器人进行同一项实验, 确认了得出的结果几乎完全相同。在生命科学领域, 由于实验人员不同产生的结果差异非常大。即使是相同实验也往往得出不同结果, 重现性低已经成为问题。通过机器人进行自动化实验, 有助于提高研究新药的效率和防止学术造假。参与项目的机构将程序装入市场上销售的双臂机
澳大利亚医生成功切除了孟加拉女孩的“第三条腿“
日前,一名孟加拉籍小孩出生时就比正常人多出一条与其骨盆相连接的第三条腿,在澳大利亚成功完成手术后已经回家。Choity Khatun,三岁,出生时出现双尾孪生现象,这意味着孪生的一部分已经在长在了她的骨盆上。澳大利亚外科医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如何去除这多余的肢体并重建骨盆结构。这个孩子得到一家慈善机构——儿童第一基金会的支持,从她生活的孟加拉国的一个小乡村被带到澳大利亚进行治疗。维多
代孕市场备受争议 医生:适度放开应慎之又慎
关于代孕,我国相关法律明确指出:这项技术只能以医疗为目的,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中实施。不过,在部分代孕中介机构从业者眼中,我国地下代孕市场随着需求量增大,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代孕市场目前状况如何?现有代孕中介又是如何操作的?
上海运用机器人磁控胶囊精确诊断小肠疾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运用磁控机器人胶囊内镜技术开展了199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临床实践证明,采用这一高新技术可以提高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的准确率,尤其是小肠疑难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对
总理部署这项改革:让你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医生”
“我去过很多医院包括乡镇医院考察。老百姓普遍觉得,有病能就近就医、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是最好的。谁愿意千里甚至万里迢迢离家到特大城市看病,连个住的地方都不好找啊?”李克强总理把基层群众改善“看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