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医疗:人工智能加速医疗创新
5月18日,强生医疗心血管和专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王金鹤应邀出席“2019年上海科技节 -- 预见未来·人工智能医疗专场”活动,就医疗与创新发表主旨演讲,介绍强生医疗投资于创新,加速人工智能引领医疗创新的愿景、战略和举措。在嘉宾论坛环节,王金鹤与来自沪上知名院校和医疗机构的专家们一起,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医疗等广泛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向公众描绘未来人工智能支持医疗发展的蓝图,并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
开发出具有人类能力的人工智能软件 或能分析显微镜图像中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2019年5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称之为神经网络的计算系统基于生物大脑的学习过程,其能够实现一种机器学习形式,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解读生物和医学成像,如今研究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利用这种这种技术从事相关研究了。图片来源:GEORGE RETSECK来自英国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者Eva Frickel表示,从事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大部分人群都只是手动计数
顾臻团队最新PNAS:智能胰岛素防止糖尿病治疗期间低血糖
2019年5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生物工程师和他们的同事开发了一种新型胰岛素,可以帮助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人预防低血糖。该疗法正在评估潜在的临床试验,如果成功,可能会改变糖尿病治疗,这项研究发表在《PNAS》上。图片来源:PNAS胰岛素是胰腺自然产生的一种激素。它帮助身体调节葡萄糖,葡萄糖通过食物被消耗,为身体提供能量。当一个人的身体不能自然产生胰
港中大研发出穿戴式空气和医疗监测系统
香港中文大学未来城市研究所6日公布三项有关城市空气状况和个人化医疗监测系统的研究成果,有望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应用方案。 港中大未来城市研究所所长冯通介绍,三项研究成果分别是用来监测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即插即用式空气污染监测系统、穿戴式悬浮颗粒物监测系统,以及用来监测使用者身体健康状况的穿戴式心电监测系统。三种系统均可连接电脑或手机以接收可
Nat Commun:人工智能促进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
2019年5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来训练计算机精确检测人类大脑组织中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淀粉样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蛋白质碎片的团块,可破坏神经细胞的连接。加州大学科学家团队开发的机器学习工具可以“看到”脑组织样本是否有一种类型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并且很快就能完成。该研究结果于5月15日发表在Nature
未来已来 拥抱干细胞制备智能化时代
5月9日,由上海乐孜睿泰主办的第一届“面向未来的新一轮医疗技术革命-干细胞生产自动化与再生医学产业化论坛”在京顺利召开。生命科学尤其是干细胞和再生医学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的今天,干细胞技术产业化,再生医学的临床转化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年,干细胞库在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干细胞药物上市正在加速推进,但干细胞技术的操作基本是手工完成,不确定因素较多,如何将日益成熟的干细胞技术走向产品化,向大规模、
人工智能给医疗领域带来了哪些革命性变化?
2019年5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当谷歌DeepMind的AlphaGo在2016年令人震惊地击败传奇围棋选手李世石(Lee Sedol)时,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术语被推入了技术主流。人工智能通常被定义为电脑或机器展示或模拟智能行为的能力,比如特斯拉(Tesla)的自动驾驶汽车和苹果(apple)的数字助理Siri。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也是许多研究和投资的重点。
基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研究方法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心袁曙光课题组带领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和计算生物学的方法从158万个化合物中寻找到了17个嗅觉受体蛋白Olf73的活性药物分子。该工作为基于嗅觉受体蛋白的药物发现与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该成果以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the olfactory receptor Olfr73 suggests a mo
汇智健康.链通未来-液体活检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四月江南,太湖湖畔,风光无限, 2019年4月12日-14日,“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第四届全球医药供应链峰会暨中国(无锡)国际医疗器械与医药供应链展览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本次论坛旨在进一步推进无锡市生命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本次活动由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科协海智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药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等全
Nature综述:新一代“智能”CAR-T疗法装了哪些武器?
在癌症免疫疗法领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疗法无疑是改变癌症治疗模式的两大突破。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类型,而CAR-T疗法的适应症却屈指可数。CAR-T疗法虽然在治疗B细胞血液癌症方面表现出卓越的疗效,然而治疗其它类型癌症的CAR-T疗法还迟迟未能诞生。究其根源,CAR-T疗法的设计和开发需要克服三大挑战:缺少理想的肿瘤抗原作为靶点,肿瘤介导的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