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Adv:揭示日照长度的改变影响大脑及随后机体行为的分子机制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小鼠模型阐明了一种特殊过程,即哪种受影响的神经元会开启神经递质的表达来对白昼时长的刺激产生反应,并能诱发相关的行为改变。

2022-09-14

中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大样本研究发现,每天日照1.5小时,患痴呆风险最低

做人还不能太贪,晒少、晒多都不合适,每天最佳户外光照时长为1.5小时(夏天2小时,冬天1小时)。每减少0.5小时,就痴呆风险增加28.7%相关;每增加0.5小时,也与痴呆风险增加7.0%相关。

2022-07-11

iScience: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与扩散或与全球各地每天的日照射量密切相关

2020年1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为何大多数的病毒性流行病会在全球温带地区以秋季和冬季为周期进行传播,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i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原因或许与太阳密切相关;研究者提出的理论模型表明,流行病的流行与演变与每年特定时间照射在地球上特定地点上的每天日照射量密切相

2020-11-04

PLOS One:高白血病风险与低日照和维生素D相联系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流行病学家们报告,居住在高纬度地区、阳光/中波紫外线(UVB)接触较少、更普遍缺乏维生素D的人们,罹患白血病的风险比赤道人群高两倍。

2016-01-12

Plant Cell:储成才等水稻长日照开花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植物开花直接影响着植物能否正常的繁衍后代,并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已有研究表明,开花素通过微管系统到达顶端分生组织,激活其他基因的表达,最终促使植物开花。水稻开花转换时间(即抽穗期)决定了水稻品种在不同区域的适应能力和水稻产量。因此,对水稻抽穗期调控基因的克隆和鉴定对揭示水稻开花调控机理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