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血糖检测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创中心聂泽东课题组在无创血糖检测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An Approach for Noninvasiv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Based on Bioimpedance Difference Considering Blood Volume Pulsation 近日被IEEE系列刊物IEEE acces
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一种外泌体定量新方法——基于表面工程技术对外泌体进行数字化检测
小编推荐会议:2018外泌体技术与应用论坛 Anal Chem杂志最新刊出了一篇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本老师组报道的外泌体定量新技术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是实验室博士后田庆常博士。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的纳米囊泡,其膜性质与细胞膜类似。基于这一性质,我们利用细胞表面工程技术对外泌体膜进行了有目的的修饰。
研究人员找到有效检测CTC表征及研究肿瘤微环境的新方法!
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方法可以通过微创技术近乎实时地对预后和治疗效果进行持续评估,因此具有很大的潜在临床价值。然而,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对这些稀有细胞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和分析。为了实现这种潜力,必须开发和验证这些稀有细胞的分子分析方法。循环和播散性肿瘤细胞(CTCs / DTCs)的分子分析作为通过微创液体活检以近实时的方式持续评估预后和治疗效果的手段具有巨大的潜力。最近,南加
一种新型的无创疗法或能有效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2018年5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举办的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来自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未来仅需要一次注射就能够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特征是动脉和血管变窄,而引发动脉变窄的原因就是胆固醇斑块的堆积。图片来源:cardiacscreen.co.uk而诸如他汀类等药物则能够控制低密度脂蛋白(LDL,有害胆固醇)的水平,从而降低
eLife:新型无创检测技术有望实现对尿路上皮癌的检测
2018年4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题为“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urothelial canc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river gene mutations and aneuploid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Uro
总局办公厅公开征求《辣椒制品中苏丹红Ⅰ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征求意见稿)》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意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为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我局组织制定了《辣椒制品中苏丹红Ⅰ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征求意见稿)》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8年3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反馈意见。联 系 人:金绍明、成长玉联系电话:010-67095928、010-88331033电子邮箱:kbsbzglc@CFDA.gov.cn附件:辣椒制品中
华人研究组Genome Bio:无创性血液样品诊断癌症新进展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ancerLocator: non-invasive cancer diagnosis and tissue-of-origin prediction using methylation profiles of cell-free DNA”的文章,研发出了一种可以帮助临床人员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分析,快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癌症,并且能定位癌
科学家开发出阿尔兹海默病微创血液检测技术
2018年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并且证实了一种新型的阿尔兹海默病血液检测手段,相关研究或有望推动新型阿尔兹海默病药物的临床试验进展。这种新型血液检测手段能够测定患者机体血液中特定的肽类蛋白,如果患者处于疾病早期阶段的话,该技术的准确率能够达到90%。图片来源: Florey Ins
科学家建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方法
在分子水平上对循环肿瘤细胞(CTCs / DTCs)进行分析具有很大的潜在临床价值,这一方法可以通过微创技术近乎实时地对预后和治疗效果进行持续评估。然而,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对这些稀有细胞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和分析。最近IOPscience在线发表了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的两篇文章,文章中详细阐述了一种将图像分析和信号标准化相结合用于CTCs / DTCs分析的全新方法。该方法在早期已经建立的高分辨率单
卢煜明:无创产前诊断第一人
“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诚如名字所寓意的那样,煜明即光亮。卢煜明教授长期在未知领域探索,用严谨的科研精神照亮了前行之路。他和团队基于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DNA的发现,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NIPT)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并将基因技术应用到筛查疾病、对抗癌症等更广泛的领域。 ▲ 卢煜明教授 今天,备受生命科学领域瞩目的2017年第十一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评选结果在北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