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io:发现蜱传脑炎病毒受体
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是一种由蜱虫传播的黄病毒,感染人可导致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死亡。TBEV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其细胞受体未知,阻碍着对病毒感染致病机制的理解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崔宗强团队发现T细胞免疫
揭秘生物体是如何有效区分RNA和DNA组成部件的?或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2021年3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The mechanism of the nucleo-sugar selection by multi-subunit RNA polymeras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图尔库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解开了一个长期困扰科学界的谜
Nat Biotechnol:利用新型CRISPR/Cas13靶向冠状病毒SARS-CoV-2等RNA病毒
2020年3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基于CRISPR的遗传筛选已帮助科学家们鉴定出在镰状细胞性贫血、癌症免疫疗法、肺癌转移和许多其他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但是,这些基因筛选的范围是有限的:它们只能编辑或靶向DNA。对于人类基因组的许多区域,靶向DNA可能并不有效,而且也无法通过现有的DNA靶向性CRISPR筛选靶向诸如RNA病毒(比如冠状病毒或
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二传手”?
近日有研究认为,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这项研究引发了学界一些争议和讨论。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我们能从科学研究中得到什么启发?这项研究对于防控病毒有何启示?首先科普两个概念——病毒中间宿主和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可以说是病毒从自然宿主传播到人类过程中的“二传手”;自然宿主可以理解为病毒“源头”。一个著名案例就是果子狸被认为是严重急性呼吸
我国科学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揭示一种新的蜱传病毒
蜱在我国分布广泛,在全球是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病原传播媒介,其叮咬可使人感染莱姆病、森林脑炎等多种疾病,严重时可致死。监测不明发热病例,鉴定与其相关的未知病毒等蜱传病原体,是控制新发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环节。2019年5月30日,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专项支持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刘全教授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周继勇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Nat Microbiol:揭示肝细胞抵御甲肝病毒等多种RNA病毒感染的新型分子机制
2019年5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得益于IRF1蛋白的帮助,肝细胞或许会对多种RNA病毒感染产生天然抵抗力,包括甲肝病毒、登革热(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等;当存在于肝细胞中时,IRF1蛋白能够调节酶类RARRES3的活性,从而攻击病毒。当甲肝病毒试图在细胞中建立感染
曹雪涛团队发现新型长非编码RNA分子 可增强抗病毒天然免疫功能
4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在《自然—免疫学》发表研究论文,报道该团队发现一种能够增强抗病毒天然免疫功能的新型长非编码RNA分子(lncRNA)——Lnczc3h7a,并揭示了其发挥免疫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曹雪涛向《中国科学报》表示:“该新型RNA分子及其独特免疫调控方式的发现,为天然免疫与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增添了新认识。”天然免疫是机体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免疫细
研究解析寨卡病毒基因组RNA二级结构图谱并发现调控RNA病毒传播的新型分子机制
近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强锋课题组、药学院谭旭课题组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 Host & Mircob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寨卡病毒基因组RNA结构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病毒感染性的关键决定因素》(Integrative Analysis of Zika Virus Genome RNA Structure Reveals Critical Determinants of Viral
Cell Host & Micro:新型鼻腔内RNA疗法有望靶向治疗西尼罗病毒感染
2018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RNA疗法来靶向治疗西尼罗病毒感染,这种创新性的方法或能降低患者脑部的病毒水平,从而促进机体免疫系统有效摧毁病毒,同时也能给患者带来抵御西尼罗病毒感染的长效保护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图片摘自:ssl.bing.com西尼罗病毒感染是一种蚊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