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关节炎新药3期 症状改善长达52周
近日,礼来(Eli Lilly)公司宣布,接受Taltz(ixekizumab)治疗的银屑病关节炎(PsA)患者在所有治疗组中显示症状改善长达52周。这些入组患者之前不能耐受TNF抑制剂药物或者对药物无响应。礼来合作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风湿病卫生专业人员协会(ARHP)年会上口头报告3期临床SPIRIT-P2延长期研究的阶段性结果。银屑病关节炎(Ps
Nat Commun:科学家们找到阿兹海默症的最早期大脑症状
2017年11月3日/生物谷BIOON/---最近,来自Lund大学的研究者们首次发现了大脑最早的阿兹海默症症状。这一发现对于未来的阿兹海默症研究以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阿兹海默症发病过程中,大脑的变化主要是beta-淀粉样蛋白质的囤积,这一现象往往在病征出现前20年就开始发生。在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来自Lund大学的教授Oskar Han
Neovii药物Grafalon可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症状
2017年10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Neovii宣布,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产生中度到重度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药物Grafalon在一项随机、双盲的III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阳性的治疗效果。相关数据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该杂志是美国临床肿瘤学协会的正式出版物。GVHD是接受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可能发生的一种严重危及
武田抗炎药Entyvio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表现出早期症状缓解
2017年10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制药巨头武田(Takeda)近日在美国弗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世界胃肠病学大会(WCOG)上公布了抗炎药Entyvio(vedolizumab)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关键III期临床开发项目GEMINI的2项新的事后分析数据。数据表明,Entyvio治疗中重度UC和CD患者在特定症状方面表现出了早
《细胞》子刊:间歇性断食减重、降脂、护肝,还是要靠肠道微生物
最近肥胖研究领域频频取得的成果,让一位读者悲愤地在留言中表示:“为什么你们的研究总是盯着我的脂肪!”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奇点糕也不是不想大快朵颐一番,不过既要满足口腹之欲,又要实现健康长寿,这两份喜悦想要相互重叠起来,怕是不那么容易。fatcat4-1024x681胖成这样,再流体力学的喵星人也吸不动啊减肥的真谛,无非就是早已被说得无比熟练的“管住嘴、迈开腿”。不过,如何更有效率实现这两大目标,一
PNAS:基因疗法有望治疗失明症状
2017年10月3日/生物谷BIOON/---大部分永久性失明的症状产生都是由于视网膜中数一百万计的光感受体细胞(类似于数码相机的像素点)的缺失导致的。然而,视网膜中那些残余的、对光线敏感度不高的视觉神经细胞则处于正常状态。最近,来自牛津大学的Samantha de Silva等人通过病毒转染的方式在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一类常见的导致青少年失明的原因)”的小鼠眼部残余的视神经细胞中表达光感蛋白(
Cell Metab:隔日断食促进脂肪棕色化 肠道菌群改变是关键原因
2017年9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点:隔日饥饿(断食)是促进米色脂肪组织发育的一个新方法隔日断食能够通过重塑肠道菌群诱导白色脂肪组织发生棕色化隔日断食能够逆转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以及相关的代谢紊乱肠道菌群-脂肪轴协同参与了隔日断食诱导的代谢改善虽然激活米色脂肪进行产热是治疗肥胖相关疾病的一个很有前景的方法,但是目前仍然缺少可以应用于人类,通过诱导米色脂肪产生来治疗肥胖的药物。隔日
The BMJ:减肥或能帮助有效逆转2型糖尿病症状
2017年9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BMJ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2型糖尿病通常被认为是进行性且不可治愈的,但通过持续减肥15约公斤或许能够有效逆转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症状。图片来源:Wikipedia研究者Louise McCombie表示,患者和医生通常并不会意识到2型糖尿病会被逆转,而且他们通常会通过持续监测来改
Sci Rep:早上或晚上感染微生物的症状是一样的吗?
2017年9月10日/生物谷BIOON/---根据最近来自McGill大学研究者们的最新成果,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内被寄生虫感染引发的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的身体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运行具有一定的差别,这是受到我们体内生物钟的调节的。来自McGill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寄生虫的感染也受到体内生物钟的调节。微生物感染的严重程度随着感染的时间点的不同会发发生大幅的波动。这一发现有助于设计更为精细化的针对寄
源自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神经元有望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图片来自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2017年9月10日/生物谷BIOON/---帕金森病(PD)的细胞疗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了。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生命科学技术中心、京都大学和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将源自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的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移植到帕金森病模式猴子的大脑中,改善了它们的症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8月31日的Nature期刊上,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