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获得Nabriva公司抗菌剂BC-3781及收购权利
2012年6月1日,森林实验室(Forest Laboratories)与Nabriva制药公司签署了合作开发协议,共同开发Nabriva的抗菌剂BC-3781。根据协议,Forest将支付Nabriva公司2500万美元,同时也获得了在未来12个月内收购Nabriva公司的权利。在此12个月期间,Forest将与Nabriva合作,并为特定的开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抗菌药新政9月将发 超出限定量可备案
国内众多抗生素生产企业似乎并未嗅到大限将至的气息。但卫生部即将对抗生素滥用动刀,而且这次有点动真格的意思。 8月6日,在中国医院药学论坛上,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服务管理处处长马旭东明确表示:“按进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在9月份正式下发。” 上述办法对医院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其征求意见稿早在4月11日就已公布,原定于7月1日出台,但未能如愿。
NAT NANOTECHNOL:石墨烯抗菌分子机制被查明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黄庆、方海平、樊春海研究员与IBM沃森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周如鸿教授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将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在石墨烯抗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石墨烯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的一种分子机制,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杂志。
卫生部: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为进一步巩固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以及2012年“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求,卫生部决定2012年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J Med Chem:天然抗菌肽的选择性免疫激活功能和败血症预防效应
cathelicidin肽选择性地激活体内天然免疫响应,在不引起大量有害炎症因子(如TNF-α, IL-1β等)激活的同时,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选择性地刺激炎症抑制细胞因子以及免疫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对于全身性和致死性败血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mBio:日常肥皂中的三氯生或可促进细菌增殖引发感染性疾病
刊登在国际杂志mBio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家用肥皂、洗发水及牙膏中的抗微生物剂或可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引起部分人群发生感染。
:进化出抗菌肽耐药性的细菌可能也破坏人天然免疫系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美国疾病防控中心/Janice Haney。 对抗耐抗生素细菌的斗争似乎每天都在扩大。一项研究旨在开发出一类新的抗菌疗法---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该疗法基于表现出杀菌和免疫调节活性的小分子。
未来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路在哪里?
长期以来,抗菌药物被引入临床后往往出现相同的发展轨迹:引入之初,它很有效,后来一小部分具有内在或获得性耐药机制的细菌“适者生存”了下来,随着这部分细菌的逐步发展,该药功效逐渐减退,直至被淘汰。现在,对多种抗菌药产生耐药的病原体在全球各地陆续出现,因此,新型抗菌药的研发应如何适应这一形势成为难题。
Indel医疗公司抗菌剂药物获美专利局认可
Indel医疗公司抗菌剂药获得美国专利局专利认可。这是Indel医疗公司抗菌剂药第三次获美国专利局专利。 此类抗菌剂的核心技术是新型抗菌剂靶向定位。 此平台确认和定位游离氨基酸,然后在人体必须的同源蛋白中植入或者删除,最终革命性地将其储存在病原体和人体中。 根据结构的差异性,公司可以选择性定位病原体蛋白。 这种蛋白不需要跟人体蛋白联合,就可以靶向定位小分子,因此能够减少毒性和抗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