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BC:揭示核糖体或可作为抗击朊病毒疗法的新型靶点

2013年7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治疗神经变性的朊病毒疾病如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或依赖于核糖体的帮助,核糖体是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机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朊病毒病是一种由于朊病毒蛋白发生错误折叠引发的致死性神经变性疾病,朊病毒病的例子如羊瘙痒症、疯牛病和克雅氏病。

2013-07-04

PNAS:HIV-1在长期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病人体内持续存在

在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之后,记忆T细胞和原生T细胞都有艾滋病病毒1型(HIV-1)的DNA。

2013-12-02

Science: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获进展

美国《科学》杂志10月10日发表了华裔科学家丁守伟教授新的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探寻抗病毒疫苗研制新路。 丁守伟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从事RNA(核糖核酸)干扰研究。此前,他与其他科学家发现,RNA干扰介导的抗病毒免疫机制在植物、果蝇和线虫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丁守伟等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显示,哺乳动物同样会用RNA对抗病毒。

2013-10-18

DNAtrix融资2000万美元开发溶瘤病毒疗法DNX-2401

最近,媒体上报道了广东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溶瘤病毒对肿瘤有着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引起了无数网民的强烈围观,纷纷惊呼难道癌症真的要被中国人治愈了么?

2014-10-17

PLoS Pathogens:在蚊子中发现新的抗病毒免疫途径

由蚊子传播的病毒疾病如西尼罗河热、革登热、基孔肯雅热等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蚊子的免疫系统及病原体是如何克服免疫系统并传染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宿主。 几乎在世界的每一个地区,人类和动物正经历着由病毒感染的蚊子叮咬所致的高水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超过100种由吸血节肢动物如蚊子传播的病毒与人类或动物的疾病有关。

2012-11-18

NEJM:先天性糖基化病有助抵抗病毒感染

近日,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新研究报告证实,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实际上可能保护机体免受某些严重或复发性病毒的感染。研究人员发现,在糖基化IIb型(CDG-IIb)先天疾病人细胞中,艾滋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复制速率比在健康供体细胞中的复制速率低得多的,结果导致产生越来越少的传染性病毒。

2014-04-15

Nature:首例癌症病毒疗法进入临床试验

渥太华大学医学教授 John Bell博士 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研究所、渥太华大学等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了一种世界首例癌症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他们的试验证明,通过静脉注射释放病毒的方法可以造成肿瘤持续而广泛的感染而不会伤害人类正常组织。研究还首次证明,通过静脉注射病毒,肿瘤会选择性表达一种外部基因。 研究包括23名(7名来自渥太华医院)已发生多个器官转移、常规治疗无效的晚期癌症患者。

2012-11-18

Nat Rev Micro:H3N2甲型流感病毒以组蛋白H3抑制宿主的抗病毒反应

近日,国际评论杂志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上对一篇最近的《自然》Nature论文进行了评论,这篇Nature上的论文揭示了H3N2甲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通过模拟一种组蛋白H3来抑制宿主的抗病毒反应。 在真核细胞中,组蛋白的氨基末端结构域——被称为组蛋白尾部——经历了广泛的转译后修饰,并且是基因功能的一个关键调节器,负责染色质复合物的组装。

2012-11-18

PLoS ONE:抗病毒蛋白PAP能够增强HIV-1感染力

近日,来自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Katalin A. Hudak等人发现,一种具有抗HIV-1活性的抗病毒蛋白通过激活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通路增强了病毒感染活性。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1日的PLoS ONE。 美洲商陆是一种产自北美洲东部的有强烈气味的高大的草本植物,又名美洲商陆果。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是美洲商陆合成的一种糖苷酶,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