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report:日本科学家发现抗病毒免疫新机制

天然免疫应答对于抵抗病毒的感染十分重要。RIG-I与MDA-5是最常见的细胞内部识别病毒RNA的信号分子,它们的识别与激活能够传递胞内的抗病毒免疫反应。MDA-5能够识别较长的双链RNA分子,而RIG-I识别的序列长度较短。

2015-04-16

cell hostµbe: 双重重大发现详细解读,抗病毒与炎症小体激活机制

作者利用遗传,生化等手段系统地证明了Rnase L在抗病毒免疫小体激活方面的作用。这边文章有两方面的重大突破:1. 发现了抗病毒先天免疫的新机制;2.发现了炎症小体的另一激活方式。而这两个都是免疫学研究中的十分重要而热点的问题。

2015-04-10

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物清单何时能扩大?

2006年,中国将防治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制度化、法制化。自此,越来越多的人从这项政策中受益。八年过去了,除了国家现有的免费抗病毒药物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何时能用上更好的药物?被寄予厚望的艾滋病

2015-03-26

北京将H7N9病毒纳入监测 抗病毒药初步确定

4月1日,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针对上海和安徽报告的H7N9型禽流感死亡病例,北京市已启动全市医疗机构的防控部署工作,在将H7N9病毒纳入本市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两大监测体系的同时,要求各医院加强应急值守,并储备相关疫情用品,一旦发现可疑病例需及时上报。

2015-03-26

全球近2亿人携带丙肝 我国研制动物模型对抗病毒变异

日前,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唐宏、陈新文研究组经过多年合作,利用免疫系统完整的小鼠,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动物模型,这不仅为揭示丙肝的致病机制提供了迄今最先进的材料,还

2015-03-26

Brincidofovi有望成为器官移植患者的抗病毒首选药物

一般而言,腺病毒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大的威胁,因为人体免疫系统就可以应对它所引起的呼吸或消化系统感染,但对于骨髓移植或其他器官移植的病人,腺病毒感染往往是致命的,死亡率高达80%。 市场上尚且没有经FDA批

2015-03-06

根特大学培育出抗病毒土豆

比利时根特大学最近宣布,经过基因改良的抗霉菌土豆培育种植成功.新品种土豆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抵御传统土豆最为恐惧的霉菌.土豆霉菌使土豆的叶子和果实腐烂,为此,需要喷洒大量农药,而抗病毒土豆的最大特点是减少80%的农药使用,确保土豆的产量。

2015-02-16

首个抗病毒蛋白质生物农药诞生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我国首个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蛋白质生物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研制成功,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阶段。这种“植物疫苗”将在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5-02-15

Nature:线粒体DNA损伤引发抗病毒固有免疫反应

近日,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著名国际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他们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在抗病毒天然免疫过程中,线粒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02-05

Transpl Infect Dis:囊性纤维化患者更易耐受抗病毒药物

药物称为更昔洛韦,在移植后给予肺移植患者以防止威胁生命的病毒,是常见的。昔洛韦降低死亡率由于病毒从34%降低到3至6%。但5%和10%患者感染病毒有菌株能够抵抗该药物。一个洛约拉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发现,发生

201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