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io:葡萄球菌如何获得对万古霉素抗性
万古霉素是最后防线的抗生素,已有十几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产生耐受,研究人员测定了这些耐受菌的基因组序列,结果显示:每株菌独立地出现耐药性,有一些共同特征,从而有助于它们获得万古霉素抗性和逃避人类系统免疫防御。 在美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因,最新数据显示,它在2005年引起1.8万人死亡。严重的多重耐药性MRSA感染需要用万古霉素治疗。
Nature: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研究获新进展
在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癌的首选方法是抑制体内雄激素水平。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素治疗,病情经历一个停滞期后,多数患者对于激素治疗开始变得不敏感,转变为雄激素抵抗性的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情况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
中国前列腺癌联盟联合西安杨森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新疗法
Cell:科学家发现乳腺癌和卵巢癌产生化疗抗性的机制
2013年6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据估计有5%-10%的乳腺癌和卵巢癌是家族型的遗传疾病,也就是说病人父母遗传的BRCA1或BRCA2基因导致了肿瘤的产生。PARP抑制剂是现今常用的临床药物,能够针对这些突变,在个性化癌症治疗方面有卓越的效果。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部分病人对该药物产生抗性,因此药效大幅下降。
Cell Res:抗生素抗性基因可经反式剪接参与蛋白产生
人ACAT1 56-kD异构体的编码RNA,是由跨染色体反式剪接成熟的内源性人ACAT1 mRNA与来自氨苄青霉素抗性重组质粒的外源性转录本通过又一轮反式剪接产生。
J Nutri:抗性淀粉有助于预防肠癌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的科学家最新发现,摄入抗性淀粉有益于肠道健康,并能预防诱发肠癌的基因损伤。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Nutrition上。 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往的科学研究认为,饮食结构中纤维摄入量较少是西方人肠癌发病率较高的原因。
Science:研究发现无需激素刺激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新分子开关
2012年12月13日Dana-Farbe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在没有雄性激素刺激下也能开启并使晚期前列腺癌扩散的分子开关,而前列腺癌的生长通常需要雄性激素刺激。他们说这项发现可能带来一个新的不再受激素阻断药物控制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
Science:揭示遗传结构Rhg1促使大豆对包囊线虫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
2012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揭示了,3个相邻的基因可以使得大豆对大多数使其损伤的疾病产生抗性,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并行排列,当其进行复制的时候就可以使得大豆对疾病产生抗性,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 大豆包囊线虫病是大豆主要感染的疾病,感染大豆的线虫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很长,其对于大豆危害极大。
Mol Biol & Evol:高剂量抗生素的使用或可增加耐药性细菌交叉抗性的产生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实验性的进化学技术对抵御22种抗生素的88种不同的大肠菌群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者在强选择性和弱选择性条件下对这些耐药大肠菌群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