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李伟广/徐天乐/江帆合作揭示恐惧消退形成新记忆的动态印迹网络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以 mPFC 为中心的消退记忆印迹神经网络,刻画了其中印迹神经连接在执行记忆功能方面表现出的定向性特征,同时也揭示了跨脑区印迹神经连接强度的动态变化规律

2022-07-19

《自然》子刊:迄今最大规模人脑样本研究发布,解开双相患者情绪极端波动之谜

这是第一次深入研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大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这些基因中相关的转录变化导致BD风险的机制,将促进我们对BD病因的理解和BD的早期诊断

2022-06-15

Science:揭示大脑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强化积极情绪和抑制负面情绪的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和伯尔尼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大脑如何在有梦睡眠期间对情绪进行分类,以巩固积极情绪的储存,同时抑制负面情绪的巩固。

2022-05-16

Science:揭示听觉恐惧条件反射可诱发区室化的树突可塑性

学习是由经验依赖的神经元功能可塑性介导的。

2022-04-18

别再emo了,情绪真的能够改变基因

 尹烨在《圆桌派》中讲到:“癌症的基因,生出来的时候都是没有的,除了那部分遗传性的肿瘤,都是后天形成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包括生气的时候,我们的基因会累积有害突变,一旦免疫系统没及时捕捉到,就会慢慢发展成癌症。而且长期情绪不好,会改变基因。甚至都不用「当生」的情绪和环境,「当天」的情绪就能对身体产生明显的影响。”(图1)所以别再emo了,情绪

2022-04-01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现怀旧情绪镇痛的丘脑-皮层机制

  怀旧是对过去包含情感的渴望感,是一种与自我相关、苦乐参半但主要是积极的社会情绪。以往研究发现,对个体而言,怀旧可以缓解疼痛或增加对疼痛的忍耐。在药物镇痛有潜在成瘾性的背景下,非药物性镇痛(如怀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证明怀旧具有镇痛作用,但其背后的大脑机制仍然未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孔亚卓研究组和蔡华俭研究

2022-03-22

大规模研究表明,睡眠不好、情绪低落?你该出门晒晒太阳了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人体生理功能,学习与记忆能力、情绪、工作效率等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昼夜节律与人类的活动关系密切,昼夜节律的破坏和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慢性疾病,影响机体的健康。而光照是人类昼夜节律系统的主要同步刺激因素。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减少了户

2022-01-11

最新研究揭示“恐怖分子”多巴胺如何参与人类恐惧记忆形成

  习得恐惧是一种进化形成的神经机制,对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近年来啮齿类动物研究表明,在恐惧记忆形成过程中,多巴胺在杏仁核中起着重要的因果作用,但多巴胺在人类恐惧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另外,也有研究显示在多巴胺功能降低的帕金森病患者中,杏仁核功能受损,但在类多巴胺治疗后可以恢复功能。然而没有大脑成像研究直接评估多巴胺是否在杏仁核介导的

2021-12-15

调节情绪可降低影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在变得越来越大。早期的研究表明,压力会导致脱发、白发、肥胖等危害。长期压力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心脏病、糖尿病、抑郁和焦虑。不仅如此,压力还会抑制免疫功能,减弱抵御能力,甚至是促进肿瘤生长。近日,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上发

2021-12-13

Science:揭示大脑的岛叶皮层利用身体信号来调节恐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发现,大脑依靠身体的反馈来调节恐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1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

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