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omp Physiol A:杨萍等发现仙琴蛙的脑电与行为同步调制
动物的昼夜节律可能建立在光-暗周期、休息-活动周期或者睡眠-清醒周期的基础之上,而且光-暗周期的节律模式显著影响动物的生理和行为。
Scientific Reports:手机辐射或导致胎儿出生后行为失常
近日,耶鲁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明,孕妇长期置身于手机的辐射之中会影响其后代的大脑发育,有可能会导致婴儿的大脑过度活跃。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Nature旗下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
Cell Reports:研究果蝇行为和细胞功能的新技术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新奥尔良药理学Charles D. Nichols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将一项新技术转化用来更好地学习果蝇的行为和细胞功能。 这种强大的遗传工具“Designer Receptors Exclusively Activated by Designer Drugs,简称为DREADD。
Science :耳缺陷与多动症行为有关
新的小鼠研究显示,内耳中的一种遗传缺陷可能会造成具有严重听力丧失的儿童的多动症行为。从前对儿童多动症的解释主要着眼于那些很难确认的社会-环境因素。这些发现为多动症可能有神经生物学的基础——而这开启了发现治疗新标靶的可能性——提供了早期的证据。Jean Hébert及其同事在年幼小鼠的内耳中通过敲除一个在耳中表达的被称作Slc12a2的基因而制造了耳蜗缺陷。
Stem Cells:鉴定出人胚胎干细胞不同寻常的利他行为
当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群体面临养分或氧气不足时,它们更倾向于选择“人人为己”而不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像细菌菌落中细菌之间经常相互合作而一起茁壮成长,科学家们从没有观察到哺乳动物细胞彼此之间相互协助。
基于互联网的行为认知疗法或可有效降低个体的健康焦虑感
近日,来自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在治疗个体健康焦虑上,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认知行为疗法或许比放松压力积极的心理疗法更为有效,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
Cell Rep: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肠道干细胞的行为机制
近日,来自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发现了人类肠道中干细胞的行为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或为肠癌的早期发现以及预防措施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帮助。
上海生科院揭示长寿不一定延缓动物行为退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组在《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不同长寿模型差异性调控老年线虫五羟色胺/多巴胺水平及行为退化》的研究论文。
PNAS:揭示机体常见酶类PP1的特殊行为机制
来自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名为PP1酶类的特殊行为,该酶类参与了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癌症;PP1在细胞中可以扮演分子通道的角色,其在机体随处可见,由于其普遍性,因此其并不能作为药物的靶点来进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