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研究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性别差异获进展
日前,国际著名专业杂志《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刊出了遵义医学院庹必光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董辉博士的合作研究论文“Estrogen Regulation of Duodenal Bicarbonate Secretion and Sex-Specific Protection of Human Duodenum”。当期,《胃肠病学》杂志封面推荐了该文章。
PLoS ONE:揭示哺乳动物选择后代性别的分子机制
2013年7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哺乳动物可以选择其后代的性别从而使得后代克服困难,进而获得更多的后代。 通过对圣地亚哥动物园长达90年的动物繁殖记录进行分析后,研究者首次揭示,哺乳动物可以通过一些未知的生理机制来控制后代的性别比例,这或许是动物适应性进化的一种方式。
最新虹膜扫描系统可测定人类种族和性别
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玛利亚大学科学家最新研制一套虹膜识别系统,能够90%正确测定测试者的人种,62%正确测定测试者的性别。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不久虹膜图像将不仅仅局限于识别人们的身份,它还能确定测试者的种族和性别。目前,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玛利亚大学科学家最新研制一套虹膜识别系统,能够90%正确地测定测试者的人种,62%正确地测定测试者的性别。 虹膜能够控制瞳孔大小,并给人们的眼球带来颜色。
西农:miRNA参与决定海胆性别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报道过miRNAs参与调控S.nudus性腺分化。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小林教授领衔的团队采用小RNA测序技术对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性别互换”实验:借助眼镜用伴侣眼睛看世界
一些科幻电影中,人物可以随意进入其他人的身体,用他人之眼看世界。西班牙巴塞罗那“成为别人实验室”开展一项“性别互换”实验,让实验对象借助虚拟现实眼镜,用伴侣的眼睛看世界。
Stroke :科学家解开中风发病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
Science:现代性别起源于大约相同的时间
哪个先出现:男人还是女人?在此之前,研究表明智人的最近的共同女性祖先--即线粒体“夏娃”-- 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最近的共同男性祖先——或Y染色体“亚当”——要早得多。但是,在本期《科学》杂志上的2则新的报告对人类Y染色体的进化速度进行了检测并得出结论称它们合并的时间是相似的。这些结果还就人群是如何在世界各地分散开来及进化的提供了见解。
JBC:杨茂君等揭示线虫性别决定关键蛋白FEM-2的结构
2013年7月26日,《生物化学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茂君研究组题为《秀丽线虫性别决定蛋白FEM-2的结构研究》(Structural insight into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ex-determining protein FEM-2)的研究论文...
孤独症对不同性别影响不同
2013年8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新研究显示,孤独症对不同性别影响不同。英国的研究人员扫描分析了120名男女的大脑,其中半数受试者患有孤独症。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女性的大脑反应更加复杂,因而也更难以被确诊孤独症。在英国大约有1%的人群患有该病,大部分是男性,因此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男性身上。
Cell:性激素通过控制基因开关影响性别相关行为
小鼠的具性别特异性的行为受性激素—雌激素、睾丸素及孕酮—控制,包括交配、攻击性以及母性行为。然而大脑中这些调节器的下游到底发生着什么还不为人所知。 近日,发表在Cell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激素控制着各个基因的启动与关闭,每个基因都以一种模块化的方式影响着特定的行为—例如,一个基因影响着一只小鼠是否会照看她的幼崽,而另一个基因则影响着她对性挑逗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