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了解一下
临床上同病同治不同疗效的现象比比皆是,面对一些格外棘手的患者,以往医生只能无奈地解释为个体化差异。如今,以药物基因组学理论和基因检测为基础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可以实现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给药,它可以帮助医生解决患者的用药问题。1.介绍基因芯片,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针集成在同一个基片(如玻片、膜)上,经过标记的若干靶核苷酸序列与芯片特定位点上的探针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对生物细
Nat Biotech:中性粒细胞微海绵能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018年9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工程师开发出了中性粒细胞“纳米海绵”,可以安全地吸收和中和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展中发挥作用。在两种小鼠模型中注射这些纳米海绵有效地治疗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施用纳米海绵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展。这项工作于9月3日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纳米海绵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多篇研究表明利用三维大脑样微环境可高效地促进治疗性神经元产生
2018年8月30日/生物谷BIOON/---人类大脑由高度复杂和广泛的细胞和神经元网络组成,然而人们对发育中的大脑的现有科学理解是相对有限的。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神经工程(neuroengineering)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操纵神经元。这个学科的科学家们能够开发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疾病模型,以便理解神经系统疾病,并为神经组织工程构建出下一代的生物材料。直接重编程成纤维细胞(一种体细胞)
新型微型半导体生物芯片或能有效鉴别出多重耐药病原体
2018年8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不断进化的耐多药病原体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耐药病原体的出现速度远远超过了科学家们发现新药的速度,而且常规的抗生素并不能有效治疗这些病原体引发的多种疾病;开发用于临床应用的综合诊断技术对于有效控制不断升级的健康风险至关重要,当前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常常是基于培养的方法来进行的,而这种方法需要几天才能够得出检测结果。而快速的分子诊断技
微流控直击现场——基于微流控的水凝胶纤维制备与生物医学应用
8月17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隆重召开。演讲嘉宾, 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青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会员,梁琼麟副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基于微流控的水凝胶纤维制备与生物医学应用》的精彩演讲。梁琼麟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生物水凝胶纤维的研究三
需求为导向,设计是核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7微流控芯片前沿研讨会 讨论精彩回顾
传统的生命科学分析方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制备和仪器分析过程,耗时费力。微流控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征,结合其独特的分析性能,可极大的优化检测过程。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上海,8月17-18)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微流控芯片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体现了微流控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力求推动国内微流控技术在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2018(第
聚焦微流控会议现场,详解高体积通量过滤技术
8月17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隆重召开。演讲嘉宾,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研究院副院长,集成微纳系统研究所(MEMS)所长,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第六届微纳流体技术进展国际会议共同主席,第28,29届IEEE微机电系统国际会议执行技术委员会委员,第19届固态传感器、执行器与位系统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王玮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他的团队在高体积通量过滤技术方面
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圆满召开
8月17日,由生物谷主办的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微流控芯片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结合了医疗、医药领域的实际需求, 体现了微流控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单细胞分析、单分子检测、体外诊断、器官仿生和药物活性、毒性研究),力求推动国内微流控技术在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此次会议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顶级微流控技术专业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
IVD/POCT底层技术革命-微流控行业现状全解析
第一代的计算机体积庞大、计算缓慢,而如今已演变成由一个个微小的电路集成芯片。而微流控技术浓缩了复杂的生物医学实验,有可能大大提升医学检验的效率。本文主要从微流控的应用领域、市场数据、主要用户等方面展开:一. 什么是微流控?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就是把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分析样品的过程,包括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
微流控芯片助力构建体外类生命系统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近日,国际学术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 以inside back cover的形式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在体外类生命系统构建领域的最新成果。该研究基于光诱导微流控芯片,利用动态变化的数字光掩膜,实现了多维水凝胶结构的层层微制造,并且具备非紫外、快速、灵活、可重构的优点,为建立体外类生命系统、生物器官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