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刘峰等CD146调控细胞迁移机制研究获进展
12月13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与动物研究所刘峰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Wnt5a uses CD146 as a receptor to regulate cell motility and convergent extension的论文。本文揭示了
Nat Com:徐涛等发现新的神经分子回路影响线虫抉择行为
Flip-Flop回路调节线虫行为示意图。(a) 相互拮抗的感觉信号输入调节进食行为的回路示意图,实线表示神经元之间直接连接,虚线表示间接连接。(b) 感觉信号调节进食的回路与Flip-Flop电路对比。
Curr Biol:徐星等有关鸟类手指同源研究获进展
鸟类手指同源问题是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最具争论性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包括古生物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在内的研究者在《自然》和《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讨论。
JVP:徐星等揭秘飞行形态特征早期演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和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胡东宇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报道了具备今鸟类飞行形态特征的反鸟类一个新属种——神秘翔鸟(Xiangornis shenmi)。这一发现不仅进一步缩小了反鸟类与今鸟类间的形态差异,而且对反鸟类以及整个早期鸟类的飞行演化是一个全新的认识。
PNAS:徐书华等揭示亚太地区人类基因交流和扩张时间
近日,国际著名综合性学术期刊PNAS在线刊登了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所徐书华研究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Genetic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Asian-Papuan Admixture through Eastern Indonesia Corresponds to the Austronesian Expansion,”。
医药出口中亚第三峰将至 西药类为出口发动机
Int J Mol Sci:徐增富等筛选出小桐子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是较具发展潜力的生物能源植物之一。近年来,有关小桐子的基因功能研究越来越深入,但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小桐子基因表达分析筛选出合适的内参基因。随着RT-qPCR实验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分析基因的表达量时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作为参考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PMBR:徐增富等小桐子花发育相关FT/TFL1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获进展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属于大戟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其种子油是加工生产生物燃油的优质原料。植物中编码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的FT/TFL1基因家族在成花转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能促进或抑制植物的成花转变。
中科院徐国良等阐明卵细胞重编程机制
Nature:中科院徐国良等阐明卵细胞重编程机制
9月5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课题组和李劲松课题组关于卵细胞重编程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阐明了自然受精和克隆过程中卵细胞重编程的机制,使人们对早期胚胎如何获得正常的发育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的过程,是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