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创新药维万心®开出华东地区首张处方
2020年12月8日,近期在国内获批上市的罕见病创新药物维万心®(氯苯唑酸软胶囊,Vyndamax®,61mg)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开出了华东地区首张处方。维万心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经批准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的口服药物,填补了此前我国ATTR-CM治疗领域无有效药物的空白,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创新性选择,为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800张以上!三级医院床位标准再提升
要申请设置一家三级医院,要开多少张床位?一直以来,业界都清楚按照卫健委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三级医院住院床位总数需要在500张以上,而据《看医界》了解,在各地新建大医院的浪潮下,有些省市升级了三级医院床位标准。根据《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015-2035年)(2019修订)版》,天津新建、改扩建医院的配置标准提出了新的指标。在容纳病床数
张锋等团队开发新技术,为系统性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人类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成千上万个基因座的遗传变异与复杂的人类疾病之间的关联。特别是,对基于三重基因的全外显子测序(WES)的分析表明,存在大量的从头丧失功能的变异,这些变异导致了神经发育病理的风险,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神经发育延迟(ASD / ND) 。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的常见变体相比,此类从头风险变体通常具有较大的效应量,高度
Nat Immunol:科学家绘制出了首张能揭示免疫细胞抵御并“记住”机体感染的完整图谱
2020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研究人员绘制出了小鼠在整个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细胞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活性图谱,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绘制出了免疫细胞学习抵御微生物感染及随后保存对未来感染记忆力的完整动态图谱,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科学家们深入研
张锋赢得专利、憾失诺奖,细数CRISPR基因编辑三巨头之间的爱恨情仇
2012年8月17日,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和埃玛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lle Charpentier)合作,在 Science 杂志发表了基因编辑史上的里程碑论文,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工作原理。2013年2月15日,张锋在 Science 杂志发表论文,首次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改进并应
NEJM:张锋团队发布简易CRISPR新冠检测2.0版 提高检测灵敏度
今日,Broad研究所的著名学者张锋教授和合作伙伴一起,公布了他们进一步改良的基于CRISPR技术的新冠病毒简易检测流程。这一流程被称为STOPCovid.V2,此前,张锋团队和其合作伙伴已经公布了称为STOPCovid的简易新冠病毒检测流程,这一流程不需要从患者样本中纯化RNA,并且将检测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学反应步骤在一个试管中完成。2.0版的S
张亭栋、王振义、卢柯、彭实戈荣获2020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获奖名单。张亭栋、王振义凭借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摘得“生命科学奖”;卢柯因其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获得“物质科学奖”;彭实戈因其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
院士张伯礼:不同的位置、气候条件 新冠肺炎症候不同
一场“医学盛会”在沪举行。8月2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大专家.COM承办的2020北京健康大会·医生云论坛在上海市松江区举行。钟南山、樊代明、张伯礼、陈君石、曾溢滔等二十余位院士,以及百余位行业权威人士与嘉宾领导,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医学发展和健康管理策略展开讨论。回忆起刚到武汉时的场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严格的隔离加
钟南山张伯礼等院士专家共议中医药防治新冠助力全球健康
8月2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2020北京健康大会·医生云论坛”在上海盛大举行。本次会议以“新冠疫情重塑全球健康面貌”为主题,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在内的20余位两院院士参加大会,对新冠疫情下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多家媒体和直播平台面向全国同步直播大会盛况,超过百万临床医生和公众在线观看。
陆军军医大学张骏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撰文揭示下丘脑orexin神经系统在REM睡眠稳定维持中的重要作用
2020年7月21日,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张骏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题为《Orexin signaling modulates synchronized excitation in the sublaterodorsal tegmental nucleus to stabilize R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