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大数据应用概览
一、国家大数据战略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工信部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将带来健康医疗
广东省明确将优先发展细胞治疗产业,加快干细胞治疗药物临床应用,促进干细胞产业发展!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在政府官网上正式发布了《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优先发展产业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将细胞治疗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列为优先发展产业。另外,治疗性疫苗、重组疫苗等新型疫苗研发与制造 、生物创新药研发与制造、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基因编辑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与应用、中药材深加工及开发利用、植物源天然提取物精深加工,康养产品及衍生产品开
生物质衍生氮掺杂多孔碳应用于电催化固氮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生物质衍生氮掺杂多孔碳电催化固氮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工作展示了生物质衍生氮掺杂多孔碳中吡啶氮在电催化固氮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固氮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相关研究发表在ACS Energy Letters (ACS Energy Lett. 2019, 4, 377-383)上。氨(NH3)是人造肥料的氮源,是维持人类
纳米材料在体外诊断技术中的应用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磁、电、热性能,可用于产生不同类型的检测信号、放大检测信号的强度及简化检测过程等,因此基于纳米材料的体外诊断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核酸、蛋白、小分子、细菌和病毒等的检测。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技术,通常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机体包括血液、体液及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而获取相关的临床诊断信息,从而帮助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
气液相等离子体放电灭菌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医学课题组在气液相等离子体与水溶液相互作用、液相活性物质生成规律及失活微生物机理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控等离子体与水溶液相互作用的方式,选择性产生液相活性基团种类、含量,实现高效灭菌,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DOI: https://doi
漫谈质谱流式细胞技术在药物研发各阶段的应用
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metry by time of flight 或称CyTOF)是多参数单细胞分析中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可应用于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包括优化药物筛选流程、发现新型标志物、筛选药物有效人群、实现用药后的免疫监测和预测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单细胞分析技术对药物的发现和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流式细胞技术在小分子和生
生物工艺创新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
近年来中国制药行业蓬勃发展,生物类似药、创新药迅速崛起,研发速度逐渐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2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首个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上市,使得君实生物成为国内首家PD-1单抗获批的企业。这款由我国企业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将与默沙东和BMS的两款进口PD-1产品率先交锋。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以PD-1和PD-L1的药品发展状况为例,在未来将
国内细胞治疗现在到底在哪里可以应用了?这些医院你有必要了解一下…
2019年才刚刚启程,国内细胞治疗领域便传来了多个好消息。在北京市和深圳市公布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多个细胞治疗相关项目在列。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细胞治疗项目已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为患者服务。哪些细胞治疗项目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根据北京市卫健委以及深圳市发改委发布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自体软骨细胞细胞移植术、自体细胞修复股骨头坏死组织、基于自体细胞的组织工程软骨治疗关节软骨损伤以及富
临床分子诊断自动化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近年来,分子诊断领域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契机,加之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倾斜,更使其蓬勃发展。分子诊断以其快速、灵敏、精准的特点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各个阶段均可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使其在医疗行业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可。一、分子诊断及分子诊断自动化概述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获得人体生物大分子及其体系存在结构或表达调控的变化水平,为疾病的防治、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信息和
认识sFlt-1/PIGF临床应用问题 提高子痫前期管理水平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是妊娠期特有的全身性多系统综合征,以血高压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患病率达2-8%,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重要原因,约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10~15%。近日,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主办的“2018围产医学学术论坛暨围产保健与优生学习班暨子痫前期标志物临床应用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张为远教授主持会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孜教授与深圳市妇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