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FDA批准血液稀释药Brilinta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

7月20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血液稀释药物BRILINTA(替卡格雷)用于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脏病发作。 ACS包括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多种疾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脏病发作,其可由于心脏血流量减少引发。Brilinta通过防止新的血液凝块的形成,从而保持血液在体内流动,帮助减少另外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已经对Brilinta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进行了研究。

2011-07-29

Stem Cells:干细胞移植能改善帕金森猴子病症

当往患帕金森症的猴子大脑中植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后,猴子的病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 一个日本科学家小组将干细胞移植入四个患帕金森症猴子的大脑。这些猴子四肢颤抖,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呈现典型的帕金森症状。在植入干细胞后约3个月,这些猴子运动控制能力开始得到改善;大约在移植后6个月,这些猴子能绕着它们的笼子走动,其运动机能得到明显改善,京都大学副教授Jun Takahashi对法新社记者说。

2012-02-24

European Urology: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概念—更多的服务于商业而非患者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OAB)"已被接受用来简化一系列复杂的症状,导致人们认为膀胱过度活动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然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因为通常有数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个症状.这也就是为什么所谓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药物往往不能带来所期望疗效的原因之一,"HUCS医院泌尿科医师、医学博士Kari Tikkinen说。

2012-02-10

The Lancet:美金刚对唐氏综合征患者痴呆无效

1月10日,《柳叶刀》在线发表的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美金刚对年龄>40岁的唐氏综合征患者痴呆症无效,提示对阿尔茨海默病有效的药物未必对唐氏综合征患者同样奏效。

2012-11-18

Acta Neuropathologica:帕金森或起源于肠道

近日,帕金森病与大脑的运动中心的退化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在过去的十年中,这种疾病起源的问题引起研究者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2003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Heiko Braak提出了一个理论,这种疾病起源于人体肠道后传播到大脑。此后,尽管此理论引起了多方质疑,但也取得了很多支持。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可以从肠道迁移到大脑。

2014-10-15

首例老年痴呆帕金森活体检测技术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可以利用一种新型的皮肤测试进行老年痴呆症(AD),帕金森症(PD)以及其它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

2015-02-27

PNAS:研究人员找到在疾病起始阶段治疗帕金森的途径

设想下,如果医生能在帕金森病初露端倪时发现它并在疾病折磨患者之前对触发它的蛋白进行治疗。 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Basir Ahmad领导的研究团队证明,缓慢卷曲的alpha-突触蛋白是导致聚集的原因,蛋白聚集是帕金森症的第一步。研究结果发表于本期《美国国家科学院报》(PNAS)上。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链状分子,行使着细胞中大部分功能。

2012-11-18

BMJ:日常多步行减少患代谢综合症几率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国外给它的别名叫"沉默的杀手"(Silent Killer),特别是“成人型糖尿病”,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染患率特别高。

2012-11-18

Genet:影响MeCP2重复综合症的两种焦虑基因Crh和Oprm1

基于pdb 1qk9构建的MeCP2结构,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Doi:10.2210/pdb1qk9/pdb。 根据2012年1月8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美国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科学家说...

2012-11-19

赛诺菲和MJFF合作开展帕金森Ib期临床试验

2012年4月20日,赛诺菲(Sanofi)公司与迈克尔·J·福克斯基金会(Michael J Fox Foundation,MJFF)合作开展一项Ib期临床试验,用于评价AVE8112在帕金森氏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MJFF将赞助此项研究,同时还将拥有并分享此次试验所产生的所有数据和结果。进一步的开发计划将取决于此次研究的结果。

201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