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 Envir Micro:土壤中不可培养的细菌或是巨大的新药发源地
天然的化合物曾经一度是FDA批准新药的主要来源,而且细菌是这些治疗性化合物最大的单一来源。许多细菌衍生的抗生素和抗癌制剂都是通过培养环境中的细菌所得到的,但是环境中大部分的细菌都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这就建议我们应该加大对于这些环境中细菌的研究力度,并且发现其潜在未知的机制。
归真堂:活熊取胆背后是巨大利润空间
近日,“活熊取胆”归真堂被指借“药品”之名卖“礼品”谋利“活熊取胆”,背后是巨大利润空间:低质量熊胆作为原料生产中成药,高质量熊胆借“药品”之名作高档礼品出售,价格几近前者30倍! 中药协:归真堂上市再遭抵制背后有利益集团在操作,其目的就是“胁迫我国取缔养熊业,以限制熊胆粉入药、为西方利益集团垄断中国肝胆用药市场谋取更大利益”。
Biological Reviews:人类最古老祖先酷似巨大蠕虫
研究认为地球上现存大多数生物的祖先是凯亚虫 3月4日,刊登在《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上的一项研究成果称,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了发现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索动物,该生物类似蠕状,并生活于海洋中,体形大约有两英寸长,其被称为纤细皮凯亚虫(Pikaia gracilens)。该生物生存于5亿年前,被认为是现代脊椎动物的最早祖先,当然也包括人类。
PLoS One:研究者在肿瘤脱落细胞中发现巨大的遗传多样性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从癌性肿瘤上脱落的细胞进入血液中这种方式是一种多样化的群体遗传形式,其中有些细胞中的部分基因处于开启状态,有某种潜能寄居在别的地方,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癌细胞在组织间进行扩散;另外的一些细胞完全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样式,在新的组织中不会恶性变化,并且趋于死亡。
PNAS:T4噬菌体利用聚核苷酸激酶触发mRNAs的降解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刊登了法国巴黎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Bacteriophage T4 polynucleotide kinase triggers degradation of mRNA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T4噬菌体可以利用聚核苷酸激酶(polynucleotide kinase)来触发mRNAs的降解。
JCM:利用荧光噬菌体开发出更快速简便的检测结核病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图片来自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公共健康图片库,Janice Haney Carr。 根据2012年1月25日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一个国际研究小组优化一种让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在显微镜下发出明亮绿色荧光的策略。
Cell:人体微生物组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药物分子库”
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机体中的细菌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制造出成千上万种分子,比如药物分子等,这些细菌或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治疗许多人类疾病的靶向疗法。
ASD:小型蜘蛛巨大的大脑赋予其强大织网能力
近日,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体型微小蜘蛛的拥有相对于它们的体型来说巨大的大脑。这种巨脑可能解释了体型微小的蜘蛛的织网能力为何与体型更大的蜘蛛不相上下。相关论文刊登在11月出版的《节肢动物结构与发育》(Arthropod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杂志上。
海诺威脱氯技术在华瑞制药取得巨大成功
亚太地区最大的临床营养产品生产商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引进海诺威中压紫外线脱氯技术,用于其工厂内纯化水制备工艺中原水余氯的脱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