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蛋白质内稳态在抗真菌肽工程化中的意义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朱顺义团队在抗真菌肽工程化改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论文题目为Evolution-Based Protein Engineering for Antifungal Peptide Improvement。该研究首次揭示蛋白质中一类氨基酸

2021-08-11

科学家设计工程化T细胞对抗胰腺癌

  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领导的一支大型国际研究团队对T细胞进行了基因工程化以作为对抗胰腺癌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并提高了动物的存活率。胰腺癌是一种最致命的癌症,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在确诊5年后,患者的存

2021-06-18

Nat Med:工程化的酵母益生菌或有望帮助治疗人类炎性肠病

2021年6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炎性肠病(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是机体胃肠道的一种复杂慢性炎性障碍,由机体共生微生物和宿主细胞所产生的胞外三磷酸腺苷(eATP)能够激活嘌呤信号,并促进肠道炎症和病理学表现。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世界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炎性肠病在内的多种疾病都与这些微生

2021-06-30

Green Chemistry:利用工程化毕赤酵母从头合成非动物硫酸软骨素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康振教授团队在硫酸软骨素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Biosynthesis of non-animal chondroitin sulfate from methanol using genetically engineeredPichia pastoris”以内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Green Chemi

2021-07-05

新型糖工程化抗CD20单抗ublituximab 3期临床疗效优于Aubagio(特立氟胺)!

Aubagio(奥巴捷)是一款行业领先的口服MS药物,于2018年7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2021-06-21

科学家有望利用遗传工程化修饰的T细胞来成功抵御胰腺癌!

2021年6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于转移的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积累较少,因此过继细胞疗法(adoptive cell therapy)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效率往往会受阻。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题为“T cells armed with C-X-C chemokine receptor

2021-06-08

Nat Commun:通过对机体免疫细胞进行工程化修饰来成功抵御癌症

2021年5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定义T细胞在结构和机械力复杂的肿瘤微环境中的迁移原则对于理解癌细胞逃避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并优化T细胞相关的治疗性策略至关重要。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Engineering T cells to enhance 3D migration through st

2021-05-18

Cell:工程化免疫细胞能够靶向抑制癌细胞转移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对免疫细胞进行遗传改造,从而使其能够精确地传递抗癌信号到可能扩散癌症的器官。在小鼠模型中,研究者们发现用工程化的细胞治疗可以有效缩小肿瘤,并防止癌症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该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旗下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科学家领导,并于2021年3月24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

2021-03-26

Sci Signal: 骨髓细胞来源次氯酸分子通过旁效应刺激抑制肿瘤的早期发展

髓系细胞(MDC)分泌的过氧化物酶(MPO)系统是细胞先天免疫的关键。MDC激活后,MPO分泌到吞噬体内并催化次氯酸(HOCl)的产生,次氯酸是一种有效的氧化剂,然而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David Piwnica-Worms团队证明了MPO-HOCl系统在老年小鼠的黑色素瘤早期阶段中具有抵抗肿瘤生长

2021-04-18

科研人员研发出基于光遗传工程化细胞的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器件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类生命机器人研发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在基于生命-机电系统深度融合的类生命机器人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种以光遗传工程化细胞为生物光敏感元件、以单层石墨烯为生物电子界面的类生命光电晶体管,并将其作为核心光电传感单元构建了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系统,为研发具有高性能和良好生物兼容性的新型视觉假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相关研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