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产业占GDP比重超4%
从科技部网站获悉,为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科技部制定并印发《“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规划提到,总体目标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到2020年,实现本领域整体“并跑”、部分“领跑”。基础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完善生物技术标准体系,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企业,基本形成较完整的生物技术创
内耳干细胞再生毛细胞技术治疗听力损伤---生物谷专访东南大学柴人杰教授
编者按:近年来,细胞治疗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生物谷将举办2017(第八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为此,围绕干细胞与临床转化,生物谷专访东南大学教授柴人杰。生物谷:柴教授,非常感谢您参加生物谷主办的2017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 并接受生物谷的专访。您和您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内耳毛细胞再生和保护及信号通路对内耳干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去年底与勃林格殷格翰启动联合研究项目,即通过内耳干细胞毛细胞的再生来开发听力损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2017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会议通知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2017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定于2017年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大会安排特邀报告及多个专题会场学术交流,并设有成果及产品与技术展示平台,诚挚地邀请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员和厂商到会交流。现将本次大会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会主题生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二、时间、地点时间:2017年9月23~25日,9月22日全天报到地点:宜昌市馨岛国际酒店(宜
头条| 第二届武汉光谷生博会----生物药研发新技术及临床前研究高峰论坛
“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是在国家卫计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特别支持下,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承办的中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生物领域专业展会。 第二届“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以“创新引领、生命健康”为主题,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为纽带,以亚洲生物技术高峰论坛为牵引,以推动生物健康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医疗机构、患者、亚健康人群的市场主体地位,
生物谷专访深圳市医学基因重编程技术重点实验室黄卫人主任
编者按: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强力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大跨步的前进。 可以预期首先在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单基因疾病的治疗方面,会迅速取得突破。为此,生物谷在即将召开2017 第四届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之际专访了深圳市医学基因重编程技术重点实验室黄卫人主任。生物谷:黄博士您好,非常感谢您参加生物谷主办的2017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并接受生物谷的专访。 我们了解到
中科院北京生科院赵方庆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微生物组解析的新技术
2017年1月,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基因组学实验室赵方庆团队题为“MetaSort untangles metagenome assemblyby reducing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lexity”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提出基于降低物种复杂度策略,对复杂微生物群落进行基因组结构解析的新技术。
细胞治疗技术迎来医学新浪潮,生物谷十年聚焦产业发展
2016年4月,震动全世界的魏则西事件,除了让百度、莆田系、部队医院等成为众矢之的,也将癌症免疫细胞治疗的乱象曝光于众。同年5月初,国家卫计委重申,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违规医疗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并紧急叫停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这是继2015年6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准入审批调整后的又一次变局。自此,已在全国多家医院商业性应用并收费的免疫疗法,纷纷踩下刹车。但时隔一年,今年3月,国家卫计委强调,免
GE医疗与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 (CBMG) 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成立联合技术实验室
中国上海,2017年4月10日 GE医疗与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下文称为CBMG)近日共同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CBMG新建的上海张江GMP生产基地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和干细胞的高质量工业生产工艺,用于联合研发高度整合且自动化的免疫治疗细胞制备体系。
CRISPR商业化:7家生物技术前沿的弄潮儿
过去三年,对于基因工程公司来说可算是一个福音了。仅2016年,就有三家公司完成IPO,实现了超过5亿美元的输出,它们分别是Editas Medicine、 CRISPR Therapeutics和Intellia Therapeutics。资本不断流向基因工程初创公司,2016年首次超过了10亿美元。
CRISPR商业化:7家生物技术前沿的弄潮儿
过去三年,对于基因工程公司来说可算是一个福音了。仅2016年,就有三家公司完成IPO,实现了超过5亿美元的输出,它们分别是Editas Medicine、 CRISPR Therapeutics和Intellia Therapeutics。资本不断流向基因工程初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