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Biol:黄广等白色念珠菌形态转换研究获进展

形态转换对于病原真菌迅速适应宿主多变的微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通常共生于健康人体内不引起任何不良反应,但在免疫受损的人群中可能引起器官黏膜感染和危及生命的血液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癌症化疗和器官移植等新的医疗技术的应用,艾滋病的流行和人口的老龄化,导致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成为临床上日益严重的问题。

2013-04-16

Ann Bot-London:李军等发现新的主动自花传粉机制

近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进化生态组研究生范永立在导师李庆军研究员的指导下,在云南临沧对姜科的长柄象牙参(Roscoea debilis)进行了两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发现了自然界中一种新的延迟自交的自花传粉机制。研究结果在植物学类国际期刊Annals of Botany上在线发表。

2012-08-13

后代表:希望一瓶娃哈哈别再审批两三个月

“关于食品药品监管的机构改革,我个人觉得非常好!行政管理审批制度终于有希望简化了。希望今后一瓶娃哈哈别再审批两三个月。” 10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让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感触颇多,充满期待。 “我做食品行业近30年,碰到的审批麻烦太多了。

2015-02-16

Tetrahedron:邱明等小桐子药用资源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Tetrahedron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hree new diterpenes from Jatropha curca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在小桐子药用资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小桐子也称麻疯树,在我国的西南和东南部地区大量分布,是一种适合在贫瘠土壤和干旱地区迅速生长的木本植物,是天然的药用植物。

2012-03-20

本土药企初露锋芒 领医药融资$2500万研发糖尿病药物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中国本土医药公司也逐渐走出国门,受到海内外市场人士的广泛关注。

2015-01-09

海药业涉足中枢神经类新药研发

瑞银证券近日发布华海药业的研究报告称,近日公司发布公告,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首个合作项目将围绕1.1类抗抑郁新药YL-0919展开,后续或将有更多合作品种出现。 产业升级再进一步,“4+2”布局初步成型。本次合作是继生物药之后,公司在产业升级方面的另一项重大进展。

2013-09-12

测艾源生物获美国IncellDx公司独家代理权

上海 2013年9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9月10日,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TI",旗下子公司上海华测艾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TIB")与美国IncellDx公司正式宣布达成"独家代理协议"。 CTI是第三方测试、检验与验证服务公司。IncellDx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的以分子诊断技术研发为主的高科技医学公司。

2013-09-10

ESC2013:第一三共edoxaban与法林疗效相当

2013年9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Daiichi Sankyo)9月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3)上,公布了有关新型口服抗凝血剂—Xa因子抑制剂edoxaban的一项全球性III期Hokusai-VTE研究的数据。

2013-09-02

PACE:房颤射频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使用达比加群优于法林

达比加群是新开发的一种直接抑制凝血酶的抗凝药物,其抗凝效应受饮食和合并用药的影响较小。另外,它在使用中无需监测凝血时间或调整剂量。RELY试验(长期抗凝治疗的随机化评估研究)在房颤患者减少卒中和出血并发症方面,达比加群非劣于华法林。为了评估这一结论是否也适用于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患者,已进行了两项研究。但两者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

2012-12-26

Blumea:朱等植物分类学研究获进展

朱华研究员基于20多年对茜草科粗叶木属植物的调查、分类鉴定和研究经历,对泛马来西亚地区该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确定有131个种,5个亚种和6个变种,在研究中新发现了41个新种,3个新亚种和3个新变种。这些新植物种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婆罗洲、马来半岛、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等。 粗叶木属植物约有200个种,为全热带分布属, 以亚洲热带地区为种多样性中心。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