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国产油微调查”启动

近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国产油微藻调查”在武汉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暨项目专家组第一次会议。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生物局等相关部门代表以及项目专家组成员和项目承担单位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胡春香研究员汇报了项目总体实施计划和项目管理措施,各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课题实施方案和年度安排。

2012-12-05

PLoS One:姜黄素抗小细胞肺癌机制

姜黄(Curcuma longa)是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姜黄不仅在印度作为香料用于食品咖喱中,而且在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性味辛、苦、温,可行气破瘀、通经止痛。姜黄主要成分姜黄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而对于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肿瘤的化学预防方面。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对姜黄素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2012-11-18

Mol Biol Rep:姜黄素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抗乳腺癌转移

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其中,姜黄约含3%~6%,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为二酮类化合物。 近来有报道姜黄素具有抗多种类型癌症的作用,但这种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最近发表在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分析了姜黄素对人类乳腺上皮细胞MCF-7细胞的作用。

2012-11-18

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日前,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在藻种筛选、光生物反应器、油脂提取及生物柴油制备等技术领域取得70余项专利技术。 油藻由于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易培养及脂类含量较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油脂生物质资源,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煤电厂和化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来制备生产生物柴油。

2012-10-10

BioScience:应当研究转基因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2012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两位知名的研究人员说,因为海藻是制造生物燃料的潜在来源,所以它们在基因工程议程中排在很高的位置。为此,科学家们应当对转基因海藻的任何环境风险进行独立研究,而且这些风险可能与为制造生物燃料而对海藻的培养相关联。

2012-11-18

JBC:姜黄素阻止病毒在人细胞中复制

2012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最为流行的香料姜黄(turmeric)不只是充满气味,而且它还有望抵抗破坏性的病毒。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期刊上。

2012-11-19

中石化加速生物能源研发 让微地沟油变柴油

作为一家石油炼化起家的能源化工公司,中国石化近年来积极转变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绿色能源领域发展。无论是在页岩气、地热等非常规能源方面,还是他日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生物柴油微藻等生物能源方面,中国石化在科研和战略投资方面都不遗余力。 启动微藻生物柴油计划 “微藻是未来能源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只有得到今天的重视才会拥有美好的‘后天’。”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主任荣俊峰指着微藻光反应器说。

2013-04-27

朱振旗:小微 大能量

可能很少人知道,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被温室气体重重包围的“火球”,彼时,地球上寸草不生,毫无生命气息。直至几亿年后,海洋中的微藻突破了温室气体的“重围”,通过夜以继日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

2013-03-05

药监局再度回应螺旋检测标准

当事企业否认集体公关 螺旋藻铅超标风波愈演愈烈,螺旋藻产品经历了从不合格到合格两大截然不同的检验结果之后,媒体纷纷质疑,成为企业集体公关的结果。为此,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对螺旋藻保健食品有关问题作出回应称:第一次公布的是监测结果,第二次公布的则是监督检查的结果,后者才具有法律效力,监测并不意味着确定超标。

2012-04-13

Sci Rep:研究揭示树枝状微生物之谜

江河湖海中微生物过度繁盛造成水体变绿、发臭的现象,叫做赤潮或水华。赤潮的发生往往与环境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201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