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颜宁组Science再发文 首次报道钠通道近原子分辨率结构

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研究组在《科学》(Science)再发文,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以下简称“钠通道”)的3.8埃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为理解其作用机制和相关疾病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2017-02-23

Nat Med报道HIV抗体临床实验获得成功

一个由洛克菲勒大学研究人员和科隆大学及德国感染研究中心的Florian Klein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人体中检测了一个新的HIV中和抗体(10-1074)的效果,相关临床试验数据最近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2017-01-20

饶子和院士PNAS报道一个甲型肝炎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

甲型肝炎病毒(HAV)仍然是很神秘的,它是物理上是非常稳定的。受体结合的部位以及病毒如何可以被破坏以释放基因组,都还是未知的。1月10日在《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

2017-01-17

BBC、CNN报道:脑子进水是玩笑, 脑袋进霾是真的

前不久,61个城市启动了空气污染预警,因为能见度低,给本就拥挤的交通出行更添了一层堵。高铁出行畅通无阻,一趟穿行雾霾区下来,身上披满了“尘埃”。不少地方,在光的照射下,有了魔幻主义色彩。不少关于雾霾的段

2017-01-13

《自然》子刊:报道不应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据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NgAgo实验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再起波澜。9月6日,有成都媒体刊发了对韩春雨的专访,题为“《自然》已证实实验可重复 但还有不确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9月6日晚间,曾撰写韩春雨报道的《自然》

2017-01-12

国家卫计委首次全面解读“两票制”最新报道

“两票制”时间轴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时,明确要求推行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也明确提

2017-01-10

施一公等在《科学》发文报道酵母剪接体三维结构

2016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

2016-12-19

Science子刊封面、央视报道:中国团队率先获取寨卡病毒特异性人源抗体

12月14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封面刊登了一篇中国研究团队完成的最新学术成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研究员课题组和高福院士团队合作,率先研发出高效、特异性人源寨卡病毒抗体,并在小

2016-12-16

管坤良课题组Cell报道Hippo信号通路在肿瘤免疫调节中的重要作用——附同行专家点评

12月1日,Cell最新一期杂志发表了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管坤良教授课题组的一篇题为“The Hippo Pathway Kinases LATS1/2 Suppress Cancer Immunity”的重要文章,这项研究也是近两年来Hippo信号通路领域最重大的

2016-12-06

清华李海涛组在《Nat Chem Biol》报道巴豆酰化最新阅读器

BioArt按:李海涛教授自2010年入职清华医学院以来,主要运用生物物理学、生化以及细胞生物学手段研究表观遗传调控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识别与催化的机理。2014年该课题组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石晓冰实验室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