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际精准医疗学术及产业论坛首日实况报道
本届论坛在安亭颖奕皇冠假日酒店顺利召开,近千位精准医疗领域内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襄盛举,进一步推动精准医疗事业的发展。在开幕式上,大会主席吴孟超院士视频致辞道,“精准医疗是时代的选择,我们很荣幸和如此多的拔尖人才一起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谦虚谨慎、踏实苦干的精神,把精准医疗事业推上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度。”大会主席吴孟超院士视频致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李少丽女士致辞随后论坛启动了《
《科学》子刊报道抗衰老基因突变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五柳先生笔下安宁美好的世外桃源也曾让奇点糕心驰神往过。《桃花源记》只是文学创作的虚构,但美国的确有着一群过着隐居生活的人——阿米什人(Amish),他们住在乡间,恪守传统的宗教信条和简朴生活方式,至今仍然点油灯、坐马车,也堪称是现代版的桃花源中人了。阿米什人并不完全拒绝现代科技,更多是不希望沦为科技的奴隶阿米什人并不完全拒绝现代科技,更多是不希望沦为科
Cell报道酿酒酵母剪接体处于完成RNA剪接后构象的高分辨率电镜结构
2017年11月17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于《细胞》(Cell)杂志再次发表最新成果。这篇题为《酿酒酵母“催化后剪接体”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Post-catalytic Spliceosom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论文报道了酿酒酵母剪接体呈现RNA剪接反应完成后状态(定
Nature子刊报道中国科学家发现一水稻变异基因 可增产15%
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地球近一半人口的温饱,不断增加水稻产量一直是很多农业科学家毕生的追求。日前,中国科学家发现水稻的穗发育基因(FRIZZY PANICLE,FZP)在自然界中发生变异,可显着增加水稻每穗的粒数和轻微降低每粒的粒重,使水稻产量增加15%。北京时间10月31日00:00,上述研究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的子刊《自然·植物
Nature报道冬季低温调控植物开花时间表观遗传研究
春化作用是指某些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植物如何响应并记忆长时间的低温处理即春化作用一直是表观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解析植物如何响应冬季低温,并在春季气温上升后能“记住”其冬季低温经历、以适时开花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它可确保植物避免在寒冷的冬季开花而在温暖的春季开花以有利于结实。该机制的解析与作物栽培季节的选
Nature子刊报道Treg细胞凋亡后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调节性T细胞(Tregs )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性的T细胞亚群,早期亦称做suppressor T cells,参与多种免疫的调节过程。其在肿瘤发病过程中,往往扮演着“帮凶”的角色:它能够通过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导致肿瘤的生长以及恶化。然而,10月30日在线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Immunology》上的一篇研究却表明:Treg细胞凋亡后,仍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且会变
《自然》发文报道首个完整藻胆体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2017年10月19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教授研究组在《自然》(Nature)杂志上以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海洋红藻藻胆体的结构》(Structure of phycobilisome from the red alga Griffithsia pacifica)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藻胆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为揭示藻胆体的
Curr Biol:清华大学报道新型介导果蝇脂肪细胞粘连和信号通路的细胞外基质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Jose C. Pastor-Pareja课题组在期刊《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Inter-adipocyte adhesion and signaling by Collagen IV intercellular concentrations in Drosophila"的研究论文。细胞外基质IV型胶原蛋白被广泛地认为是基膜独有的组分。基膜是一种很薄且平坦的
Cell子刊《分子细胞》报道冷冻电镜解析的人源蛋白酶体组装的变构选择机制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定量生物学中心毛有东课题组、欧阳颀院士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解析了高分辨率蛋白酶体19S调控复合体在结合组装伴侣p28的自由态的三维结构及26S全酶组装的变构选择机理。文章共报道了12个19S调控复合体相关的冷冻电镜结构,包括4.5-?调控颗粒(RP)的非AAA亚复合体结构以及7个不同构象的Rpn-p28-AAA结构。该研究工作同时阐释了组装伴侣蛋白G
施一公研究组在《细胞》发表论文报道酿酒酵母 内含子套索剪接体的三维结构
2017 年 9 月 15 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细胞》 (Cell)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最新成果,题目为《酿酒酵母内含子套索剪接体的结构》(Structure of an Intron Lariat Spliceosom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该文报道了 RNA 剪接循环中剪接体最后一个状态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为阐明剪接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