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MBO J:胚胎干细胞植入子宫后代谢模式发生转变

西雅图研究人员报告称小鼠胚胎开始形成后不久,它的一些干细胞经历剧烈的代谢转变后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这些干细胞会像癌症细胞那样开始消耗和生产能量。 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EMBO杂志上。 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Hannele Ruohola-Baker、论文主要作者表示这些发现不仅为干细胞研究和研究胚胎发育以及形状的初步形成有意义,同时也为癌症的治有帮助疗。

2012-11-18

Envir Sci & Tech:遮光剂与子宫内膜异位之间的关系

近日,科学家报告了使用一种含有特定成分的遮光剂与被诊断出子宫内膜异位的风险增加之间的一个可能的联系。这种遮光剂成分模仿了雌性性激素雌激素的作用。子宫内膜异位是子宫组织在子宫外生长的一种痛苦的疾病。他们说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ACS)的《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杂志上的这份报告是首个审视了这样一种联系是否可能存在的研究。

2012-11-18

:新研究揭示了子宫肌瘤病因

2013年6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子宫肌瘤在一种良性肿瘤,但是影响了数以万计女性的健康。该病能够引起子宫疼痛,出血甚至不育。子宫肌瘤也是子宫切除最常见的原因。每年在芬兰会有八千例病人进行子宫切除术。 芬兰科学院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该病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六月初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杂志上。

2013-06-08

:新研究揭示了子宫肌瘤病因

2013年6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子宫肌瘤在一种良性肿瘤,但是影响了数以万计女性的健康。该病能够引起子宫疼痛,出血甚至不育。子宫肌瘤也是子宫切除最常见的原因。每年在芬兰会有八千例病人进行子宫切除术。 芬兰科学院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该病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六月初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杂志上。

2013-06-08

PLoS One:单一的干细胞突变可致妇女患子宫肌瘤

在美国,子宫肌瘤影响着1500万妇女的健康状况,子宫肌瘤可引起妇女不规则子宫出血、贫血、疼痛以及不育。这种肿瘤的高发率(60%发生在45岁时的妇女身上),其分子机制目前并不知晓。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研究者首次发现了子宫肌瘤的分子引发机制,引发这种疾病实际上是单一干细胞的突变所引起的,致使肿瘤细胞无限制生长并且激活其它细胞使其扩散。

2012-11-18

Biomaterials:中科院研究子宫损伤的定向修复获进展

子宫为胚胎着床和生长提供了重要的内环境,严重的子宫内膜损伤如手术后的宫内粘连、疤痕等可阻碍胚胎着床与胎盘形成,并最终导致不育。由于子宫内环境和功能的有序性与复杂性,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1-10-10

PNAS:抑制雌激素或可治疗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

5月9日,Yeshiva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一种能抑制雌激素作用的分子。雌性激素的增长,对生长、生殖组织的修复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动物实验中发现,这一分子研究发现可能会带来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雌激素有关的疾病的新疗法。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上。 激素雌二醇(雌激素的最重要的形式)和孕激素是为怀孕子宫服务的。

2012-11-18

Circulation:新型设备可对子宫内的胎儿进行心脏病诊断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帮助诊断并且处理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出现的死产及猝死的发生。

2013-12-02

PNAS:植物细胞或可生产生物燃料

近日,美国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植物细胞壁形成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这一新发现为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原料铺平道路。 研究人员确认了两种蛋白质,GAUT1和GAUT7共同形成了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果胶是一种多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它也常作为凝胶剂用于果酱和果冻生产中。该发现为使用植物细胞壁形成的可再生生物质能奠定了基础。

2012-11-18

Gut: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患IBD风险增加

12月19日,Gut杂志线刊登了丹麦的一项研究"Increased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a nationwide Danish cohort study",这项研究表明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发生炎性肠病(IBD)的危险增加。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