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 VS. 转基因育种
近日,关于杂交育种 VS. 转基因育种的争论不绝于耳,尤其是袁隆平谈转基因争议:“人民不是小白鼠”引起国内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欢迎各位谷友从严肃、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此话题。
杂交育种VS 转基因育种
水产动物育种与生物技术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召开
日本“太空樱花树”提早6年开花 母树种子从未发芽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报道,日本中部一座古寺中种植的樱花树,其树种曾被带上国际太空站,在太空逗留了8个月。结果,这棵树比同品种的樱花树早6年开花,所开的花每朵只有5片花瓣,令科学家和寺里的僧侣啧啧称奇。
"1008株大豆基因组测序项目"促进大豆遗传研究及育种应用
2012年1月17日,华大基因(BGI)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国家大豆生物技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Biotechn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宣布双方将共同开展1008株大豆的基因组测序项目,实现规模化挖掘优良基因,深入了解大豆的遗传特性,辅助分子育种,从而加快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的进程。
Environ Sci Tech:来自太空的电源“超级虫”
已确定细菌为高效发电器,此细菌通常是在地球30公里以上发现的细菌。 同温层芽孢杆菌(Bacillus stratosphericus )是一种常见微生物,它存在于与卫星一起绕地球运行的高浓度平流层中,是一种超级生物膜的一个关键组分,这种生物膜已被一队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工程构建。
:木豆基因组破译加速育种发展
2011年11月7日,由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主导,美国乔治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美国国家基因组资源中心。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的木豆基因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在线发表。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实验装置随神八遨游太空
2011年11月1日早5点58分07秒,满载国人希望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并于3日凌晨与天宫一号完美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正在太空傲游的神舟八号飞船中,搭载了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研制的生命科学研究装置,将实现在轨条件下,自动完成人类基因微流控芯片扩增实验,并在飞行任务结束后,随飞船返回地面。
HortScience:李义等育种消除植物“火焰卫矛”侵略性
“火焰卫矛”是广受欢迎的园林观赏植物,不过由于具有很强的入侵性,这种植物在美国多个州被列入“黑名单”。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培育出一种无籽火焰卫矛新品种,在保留火焰卫矛鲜红夺目特性的同时,消除了其入侵自然栖息地的能力。 这种火焰卫矛是由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转基因植物中心主任李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培育的。
Radiology:太空长期置身太空恐损宇航员视力
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宇航员如果长期置身太空,眼部和脑部可能出现异常。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放射学》(Radiology)杂志上。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诊断和介入影像学教授拉里·克雷默领衔一个研究小组,借助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监测27名宇航员的脑部活动。结果显示,宇航员脑部出现与颅内压增高类似的反应,可能影响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