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大脑切片中发现短期记忆
据discover magazine近日报道,几位神经科学家在《自然·神经科学》的在线版报告,他们在大鼠大脑切片中植入了人工记忆。这几位研究者通过用电流刺激啮齿动物的大脑细胞,使它们产生了一些类似记忆的神经细胞活动,这些记忆会存在大约10秒左右。这是研究者第一次在没有大脑的情况下创造了记忆。 研究者是在海马体的切片上创造这些记忆的。
JOT: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滥用酒精大鼠模型骨折愈合的影响
骨折愈合不良是骨外科所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据估计骨不连的发生率介于5-20%之间,这对临床工作以及医疗保障系统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往针对骨不连的临床前期研究模型都主要着眼于导致骨不连的骨质缺损程度。但事实是造成骨不连的原因极其复杂,除了大段骨缺损之外,滥用酒精也是严重影响骨折愈合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Science:研究者开发出使瘫痪大鼠重新行走的复健方法
经过几个星期结合机器线束和电气化学刺激的神经修复,之前瘫痪的老鼠不仅自愿开始有一行走的步态,他们很快就在冲刺,爬楼梯以及避开障碍物。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科学家们指出,他们开发出了一种能够让脊髓被切断的瘫痪大鼠重新行走的复健方法。这些发现提升了一种类似的方法可能会在将来对患有脊髓严重损伤病人有效的可能性。
Sci Transl Med:对大脑的电刺激可使大鼠在脊髓损伤后促进其行走
在所有瘫痪的病人中大约有一半会终身离不开轮椅。据一项在大鼠中进行的新研究披露,深部脑刺激可帮助瘫痪病人重新获得行走的能力。脊髓是由神经纤维束从大脑通过一个脊椎骨管道下行而成的。中脑运动区或MLR是位于原始脑核中的指挥中心,而该原始脑核被称为脑干,它会与这一神经网络交流而影响运动。在所有的物种中,包括从刺鳐和蝾螈到猫和猴子,其MLR都非常相似。人们已知,用电脉冲刺激这个部分的大脑可触发行走。
Sci Transl Med:阻断炎症分子通路逆转大鼠肺动脉高压
2013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根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证实:阻断导致炎症的分子途径可以在大鼠中扭转致命疾病--肺性高血压。 Mark Nicolls和他的同事发现,肺动脉高压(一种发生在肺部的致命高血压-),可能由炎症分子途径引起。结果发表在8月28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Nat Biotechnol:刘明耀、李大力课题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基因敲除大鼠及小鼠模型
国际著名生物学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2012年影响因子为32.44)于8月8日在线正式发表了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生科院生命医学研究所刘明耀教授和李大力副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