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阿司匹林、甲双胍和他汀,统统降低肺癌风险,一起吃作用更强?

 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他汀类药物,都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药物。它们在各自原适应症以外的作用,也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神药”研究热点。近日,这三种药物“联袂”出现在了同一项有意思的研究里:对超过73万人数据的分析发现,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和二甲双胍,都与肺癌风险显着负相关,同时服药者风险更低。换言之,这些药物可能起到了保护性作用。这项研

2020-09-19

《柳叶刀》子刊:糖尿病合并妊娠,甲双胍还能不能用?大型国际试验带来答案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经典药物。但对于2型糖尿病的育龄女性而言,一旦怀孕,是否还能继续服用二甲双胍,却缺乏确切的证据,首选治疗通常转为胰岛素,而使用胰岛素将对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和饮食控制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最新一期《柳叶刀-糖尿病及内分泌学》中,一项大型国际试验带来了重要证据。研究发现,在孕期服用二甲双胍能为2型糖尿病女性自身带来多种健康益处,

2020-09-19

PNAS:将免疫毒素一分为发挥作用或有望精准狙杀癌细胞且不损伤健康细胞的功能

2020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将一种抗癌药物一分为二,然后分别给予癌细胞或能有效减少其危及生命的副作用,还能保护健康非癌变的细胞不受影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将免疫毒素分为无活性和良性两部分,或有望为未来开发治疗癌症的靶向性疗法奠定一定的基础。

2020-09-14

英国将开展唾液样本检测新冠病毒技术第阶段试用项目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日前表示,一种基于唾液样本的快捷新冠病毒检测技术近日将在南安普敦市多所学校开展第二阶段试验性应用,以进一步验证这种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受试者只需自行把唾液样本存储在采样容器中,放在指定地点,或等待专人上门收集。实验室将分析这些唾液样本,受试者可在48小时内获得新冠病毒检测结果。这个项目获得英国政府支持,由南安普敦大学等机构主导开展。在此前的第一

2020-09-07

欧洲也报告出现“次感染者”?!

25日,据海外网援引港媒报道,荷兰和比利时也报告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此前一天,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证实,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自欧洲返回香港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再次呈阳性,为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而非“复阳”,属全球首例。港媒报道截图该报道称,荷兰国家广播公司NOS当地时间25日援引病毒学家的话说,荷兰和比利时各有一名患者已被证实第二次感

2020-08-31

Cell Metab:发现α-酮戊酸可延长寿命和降低晚年死亡率

2020年9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食物中添加了天然代谢物α-酮戊二酸(alpha-ketaglutarate, AKG)的中年小鼠具有更好的 “老年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更加健康,死亡前经历的疾病和残疾时间也大大缩短,这在涉及哺乳动物的研究中尚属首次。这些研究结果是基于临床相关的健康寿命(h

2020-09-06

新冠次感染病例带来哪些防疫启示

 中国香港日前报告了全球首个新冠病毒重复感染病例,一名3月底确诊感染新冠的33岁男子经治疗后康复出院,8月前往欧洲旅游返港后再次确诊。康复后重复感染是否意味着即使新冠疫苗正式投入使用也无法真正战胜疫情?该病例为新冠疫情防控带来哪些启示?专家们认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案例并不是常规事件,没必要过度担忧,该病例的意义在于帮助科研人员更深入了解人体对新冠

2020-08-27

新型近红外区发光量子点生物标记研究取得进展

 近红外二区发光(950-1700 nm)在生物体内散射低、组织穿透深且成像分辨率高,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近红外二区无机量子点由于发射波长可调、吸收截面大和量子产率高等特性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研究的近红外二区量子点为II-VI族和IV-VI族半导体材料,如CdSe、CdTe和PbSe,但其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如Cd2+和Pb2

2020-08-29

Nat Med:女性孕期使用大麻或会增加后代患自闭症的风险

2020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渥太华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孕期使用大麻的女性所生后代或患自闭症风险较高,孕期暴露于大麻的孕妇所生后代自闭症的发生率为每1000人年数4,而未暴露女性所生后代的发生率则为2.42。图片来源:The Ottawa Hospi

2020-08-13

香港大学证实有康复者次感染新冠病毒 属全球首例

 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自欧洲返回香港后,其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再次呈阳性。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证实,该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属全球首例。综合无线新闻、香港01等香港媒体24日报道,被证实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为一名33岁男子,他于今年3月底确诊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复出院,8月初经英国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后接受检测再度确诊。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

20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