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中国科学家揭示为什么大小熊猫都爱吃竹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1月17日的PNAS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对小熊猫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并将它们与大熊猫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了适应性趋同的分子基础,其结果能够解释为什么
西班牙科学家:大熊猫的祖先或在欧洲
长江江豚数量减少6成 专家预测已少于大熊猫
正在长江安徽段考察的“2012长江淡水豚科学考察队”专家表示,截至目前的考查数据显示,长江江豚数量较06年下降幅度明显;同时呼吁推动江豚尽快正式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科考队副总指挥、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王克雄说,就目前考察结果来看,形势不容乐观。“11月时科考队在武汉到宜昌江段的考查数据显示,相比06年考察时,江豚数量减少了6成。”他说。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4日成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用于进一步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 24日下午,中国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代表科技部正式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授牌。
我国10月正式启动第四次大熊猫调查
记者25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于2011年10月正式启动,将首次在大范围内采集大熊猫DNA信息。 此次调查计划用两年半时间,对我国野外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状况,分布区经济社会状况和圈养大熊猫种群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四川、陕西和甘肃3省16个地(市、州)53个县(市、区),野外调查面积超过320万公顷。
Ecology:动物所发表生态和人为事件对大熊猫种群生存力影响研究
大熊猫是全球最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据资料记载,从1938年到1988年近50年时间里,由于受栖息地丧失、大规模竹子开花死亡以及猎捕等生态和人为事件的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当时引起全世界对大熊猫命运的关注,并认为该种群数量下降将对其种群生存力造成严重影响。
揭示干旱胁迫下大熊猫主食箭竹抗氧化防御机制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干旱强度和受旱区域不断增加,并开始由干旱半干旱区向湿润区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西南地区屡屡发生严重的季节性干旱灾害。干旱作为一种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子,极大地限制了植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