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培院士当选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双主席
2016年9月29日,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IAP for Health)全体代表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德培院士成功当选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双主席。刘德培院士的成功当选充分体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和刘院
冷冻电镜+清华大学=7篇Cell、Nature、Science | 附施一公院士最新综述
每天关注Cell、Nature、Science(合称CNS)等顶级期刊是小编的日常工作之一。近两年,小编发现,除了“魔剪”CRISPR,冷冻电镜也是这些期刊的“常客”。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而清华大学无疑是这一领域的“领军者”之一。“冷冻电镜+清华大学=CNS”这个公式虽有点夸张,但也不是毫无根据。
他不是海归,却是全国最牛博导和最年轻的院士!
他26岁时硕士论文太优秀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28岁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33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35岁并申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指导的12位博士生入选全国优博,被称为“全国最牛博士生导师”......
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蓉城隆重举行
北京2016年9月6日电 /美通社/ -- 2016年9月2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ISSCNL)联合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支持的“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
华人女科学家董欣年院士Cell发布重要免疫成果
来自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核孔透化是效应子触发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中一个会聚信号传导事件。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25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Nature Communications】尚永丰院士发表表观遗传新成果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景杰生物合作,证明了组蛋白H3K122 succinylation被Sirt7去修饰,是响应DNA损伤的新的表观遗传标记。这是尚永丰院士与景杰生物合作发表的第一篇佳作,发表于7月20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景杰生物所提供的优质组蛋白修饰抗体和高质量的质谱分析技术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中科院院士:转基因争论20年后看会是一场笑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转基因名字让人恐慌,准确应叫分子杂交育种“转基因这个名字,我不太喜欢。因为别人听了,什么是转基因啊,转个什么基因啊,老百姓听了就恐慌。”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就转基因问题,接受
著名激光医学专家顾瑛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日,新增的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著名激光医学专家、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顾瑛教授入选。顾瑛院士1982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和2000年获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自88年起
国科大院士当考官面试学生:没有标准答案
6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称国科大)迎来了北京地区2016年高考综合评价面试,这是该校第3年采取综合评价方式来选拔本科生,面试考官依然延续了院士、“**计划”入选者的阵容。当天,来自北京的330余名考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