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复合成像技术精确乳腺癌的分类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UZH开发的成像方法可以更详细地分类研究乳腺癌组织。与目前测试单个标记物的方法相比,该新型技术使用35种生物标记物来识别乳腺肿瘤及其周围区域中的不同细胞类型。从而提高了肿瘤分析和分类的准确性,并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诊断。
构建多酶复合体提高纤维素产电效率方面取得进展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可以被用来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相对于传统微生物发酵法利用纤维素进行生物制造,体外多酶系统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高、反应速度快,已经被成功应用到催化纤维素完全转化生产肌醇中。但在利用纤维素产电或产氢的体外多酶途径中,由于反应途径活化能高、关键酶比酶活低、下游反应拉动能力差等原因,导致整个反应体系初始反应速度和转化效率仍受
研究揭示基因表达调控核心复合物LDB1/SSBP2的分子机制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LDB1 in complex with SSBP2 的论文,该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文青/梁栋材课题组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Ann Dean课题组合作完成。增强子是一种控制基因表达与否的开关,它们往往远离其控制的基因,坐落于编码
两篇Science文章揭示关键大脑受体复合体的结构 有望开发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新型疗法
2019年1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揭示了关键大脑受体复合物的奥秘。大脑中名为AMPARs的谷氨酸受体对于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力非常重要,AMPARs受体的功能不良常常与多种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包括癫痫症、阿尔兹海默病、重度
PNAS:研究揭示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如何动态结合抗原肽段的
在人类免疫系统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1)对抗原的加工十分复杂。这些蛋白质究竟如何执行其关键功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
研究揭示基因表达调控核心复合物LDB1/SSBP2的分子机制
12月3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LDB1 in complex with SSBP2 的论文,该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文青/梁栋材课题组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Ann Dean课题组合作完成。增强子是一种控制基因表达与否的开关,它们往往远离其控制的基因,坐
科学家解析了γ-管蛋白环形复合物的结构
近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Asymmetric 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Human γ-Tubulin Ring Complex”的文章,解析了人类γ-管蛋白环复合物的不对称分子结构。γ-微管蛋白环形复合物(γ-tubulin ring complex,γ-TuRC)是中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一种新型基因编辑复合物的作用机理
2019年12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捕捉到一种可以对现有的基于CRISPR的工具进行改进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首批结构图片。他们在霍乱弧菌中发现一种独特的“跳跃基因”并且这种跳跃基因可以在基因组中插入较大的基因负荷(genetic payload,即DNA序列)而不引入DNA断裂,基于此,他们开发出
非视觉阻遏蛋白与GPCR复合物的三维结构解析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余学奎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丛尧课题组合作在GPCR跨膜信号转导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解析了非视觉阻遏蛋白(Arrestin2)与神经降压素受体(NTSR1)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阐述了非视觉阻遏蛋白偶联多种不同特征GPCR进行信号整合的作用机
研究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发表封面文章。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来自超嗜热菌的呼吸链复合物III天然状态和结合抑制剂后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鉴定出一系列能显着增强蛋白稳定性的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