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剔除特定基因就可消除抗炎性类固醇疗法所带来的机体副作用
近日,来自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通过剔除一种关键基因就可使得服用特定类型类固醇药物治疗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的患者免于副作用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小鼠表观遗传、遗传及阻燃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被遗传改造成容易出现自闭症样行为的小鼠接触到一种常见阻燃剂之后,它们的生育力更低,与正常的未接触这种阻燃剂的小鼠相比,它们的后代更小、更不合群,而且表现出了学习和长期记忆方面的明显缺陷。这些科研人员说该研究是首个把遗传、表观遗传以及接触阻燃剂化学物质联系起来的研究。
JBC:癌细胞内组蛋白与HER-2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一般在癌细胞内过量表达,但是其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近日,来自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Scott K. Kuwada等人表示,癌细胞内非典型组蛋白macroH2A1.2与HER-2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原癌基因的表达及细胞增生。 研究发现,在HER-2过表达的癌细胞内,非典型组蛋白macroH2A1能够与HER-2相互作用。
PNAS:清华大学文章解析精神分裂易感基因的作用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近期发表的文章中解析了一种重要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解析神经递质作用机理,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个精神分裂症单易感基因:dysbindin能通过两个独立的机制,分别调控谷氨酸和多巴胺功能,从而导致两种临床相关的行为表型。
Nature communication:非经典WNT受体相互作用 抑制肿瘤转移
wnt信号包括β-catenin依赖性的经典途径和β-catenin非依赖性的非经典途径,在调节动物发育和维持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wnt信号失调会引起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
J Biol Chem:方靖等揭示FOXO3a基因在肿瘤中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无血清条件下FOXO3a通过BCL10-NFkB途径保护细胞免受凋亡机制模式图 近日,美国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方靖研究组的研究论文“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O3a Activates NF-kB through B-cell lymphoma/leu
Nature:紊乱核心蛋白中变构相互作用的调控
细胞功能依赖于错综复杂的信号作用网络,这些网络包含多个蛋白信号作用核心,它们与几个合作伙伴发生相互作用,来调控多个下游信号。对这样一个核心(即腺病毒“早期区域1A” (E1A) 致癌蛋白)所做的这项研究,利用新颖的单分子FRET测定来克服整合问题,直接探测E1A与两个关键合作伙伴的变构相互作用。
哈佛等首次获得植物蛋白相互作用图谱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首次针对植物的蛋白相互作用系统分析,获得了第一个植物系统蛋白相互作用图谱(Plant Interactome),这对于分析了解植物蛋白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