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刘巍峰——山东大学——1)生物质资源的生物炼制转化;重点为纤维素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微生物代谢工程2)细胞相关基础代谢信号转导及基因转录表达调控;包括糖转运,微生物趋氧,DNA损伤修复等过程偶联的信号转导及基因转录调控

1)生物质资源的生物炼制转化;重点为纤维素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微生物代谢工程2)细胞相关基础代谢信号转导及基因转录表达调控;包括糖转运,微生物趋氧,DNA损伤修复等过程偶联的信号转导及基因转录调控

2016-07-26

牛立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学术研究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结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晶体学,目前研究方向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主要有天然生物毒素生物学功能的结构生物学基础研究、造血干细胞以及重要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研究、以及其它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和酶作用机制的结构生物学基础研究,蛋白质工程及基于结构的分子设计研究等。

主要学术研究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结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晶体学,目前研究方向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主要有天然生物毒素生物学功能的结构生物学基础研究、造血干细胞以及重要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研究、以及其它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和酶作用机制的结构生物学基础研究,蛋白质工程及基于结构的分子设计研究等。

2016-07-26

Nature & Science:对Cas9酶进行工程化修饰或可增强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精准性

一种编辑基因组的强大技术或将具有更高地精确性, 6日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巧妙地利用一种酶类,成功地降低了在某些情况下CRISPR–Cas9技术的错误率。

2016-01-11

Science:科学家阐述基因工程的新前沿

人类具有改变自然的能力,而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的一个特征,这使得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改变机体的遗传特性此前仅被局限于那些驯化的生物,比如牲畜和庄稼等,然而如今这种改变已经可以扩展到整个生命圈了,当然这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在行星范围内进行基因工程曾经被认为是科幻的东西,而如今我们却有可能实现,如今科学家们觉得在一个较大的范围下快速转化整个生态系统不再是一种假设了。

2015-12-08

工程院院士:转基因大米试验合法且符合国际惯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介绍说,美国科研机构在中国儿童群体中进行的转基因大米试验,从科学上说合理且有意义,进行程序符合我国法规法律,也符合国际惯例。

2015-03-26

生物基因工程“农作物育种”与中国危局

生物基因工程是指把人工改造过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用作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或食用蛋白质或次生代谢物并加以应用。 生物基因工程目前有三大用途,分别为“基因治疗”、“农作物育种”和“基因武器”。 其中,“农作物育种”的成果,是育出了一批转基因作物,它们中可以携带其他生物的基因片段,主要应用的是细菌的基因片段,针对特定生物或环境,表达特定性状,目前实现了目的,是杀虫和耐受农业化学品(如除草剂)。

2015-02-15

山东省动物转基因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楼奠基仪式举行

10月18日上午,在梁山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山东省动物转基因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楼奠基仪式。李宁院士、市县领导为山东省动物转基因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楼奠基。与会领导在梁山县水泊宾馆多功能厅听了李宁院士作的题目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会。

2015-02-15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不能把转基因“妖魔化”

8日,国内最权威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农科院院长陈剑平来到烟台市农科院作农作物育种专题讲座,并到烟台市农科院的小麦 试验田现场“把脉”。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烟台育种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全国粮食缺口非常大,到2020年,缺口达到9000万吨,粮食单产必须提高20%以上才能缓解这个缺口。

2015-02-16

上海巴斯德所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6月17日,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学与抗病毒策略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 virus-like particle based bivalent vaccine confers dual protection against enterovirus 71 and coxsackievirus A16 infections in mice

2014-07-04

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的难点与前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基因工程的逐步成熟,这项技术也开始被应用到海洋生物的研究与开发中。 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应用的思路很清楚,就是要利用特殊的海洋微生物(或植物)来生产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等,还可以应用在酶工程中,从海洋微生物(比如嗜盐微生物,海底的嗜压微生物)中筛选特种酶,由于它们能够在特殊的环境下稳定生存并具有独特的新陈代谢途径,因而可能具有独特活性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