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缺血坏死心肌交感神经支配或能重建
最近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意外发现用于恢复脊髓功能的化合物可能有另外一个神奇的作用-阻止心肌缺血坏死后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FOXO3a调控神经细胞凋亡的新机制被揭示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袁增强课题组及宣武医院吉训明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关于氧化应激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新机制的研究。
MCP: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炎症需当心
近日,发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梅奥诊所的科学家就揭示了TNF抑制剂或许会引发特殊类型的眼部癌症。
PNAS:致死性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致死性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进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为开发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新型疗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Cancer Cell:促凋亡受体DR5诱发肿瘤血管解体
7月10日,Cancer Cell杂志报道,科学家发现促凋亡受体DR5可在肿瘤细胞微环境中促进凋亡,破坏肿瘤血管,为进一步治疗肿瘤创造了条件。 肿瘤细胞内的促凋亡受体DR5已被深入研究,但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还没有很好地确定。本研究揭示了DR5信号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ECs)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肿瘤内皮细胞中DR5存在表达,但不在正常的组织中表达。
J Biol Chem:揭示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方法
近日,来自希伯来大学和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明出了一种可以促使细胞凋亡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法,这或许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细胞凋亡是机体必要的抵御异常细胞散布的防御机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癌症细胞通常由于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以逃避细胞凋亡的过程进而使癌症扩散。
揭开埃博拉病毒致死性感染的神秘面纱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奈山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埃博拉病毒蛋白24(eVP24)的产生阻断基于干扰素的信号促进机体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PLoS Pathog:揭示威胁艾滋病患者生命的致死性真菌
近日,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指出了长期以来使得AIDS患者病情加重的真菌感染的环境来源,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
Neuro-Oncology:纳米技术治疗致死性脑肿瘤
在过去的40年中,辐射一直是治疗致命的脑瘤即胶质母细胞瘤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虽然定位技术已得到改进,辐射光束仍然必须通过健康的脑组织才能到达肿瘤部位,患者在出现严重副作用之前只能容忍少量的辐射。 近日,圣安东尼奥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能将纳米粒子辐射直接递送到脑肿瘤部位,并将其保持在肿瘤部位。
J Cell Bio:王晓晨等揭示细胞自噬基因在凋亡细胞降解过程中的新功能
2012年4月2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晨实验室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欧光朔实验室合作在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杂志发表题为“Autophagy genes function sequentially to promote apoptotic cell corpse degradation in the engulfing cell,”的文章,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