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企业普遍研发不足营销过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药企业普遍研发不足、营销过度,并存在不健康的委托代理关系。”某知名投资人士如是说,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 大摩华鑫研究部总监助理、医药行业研究员王大鹏表示,中国医药企业研发不足确实比较突出,国内医药企业基础研究相对投入较少,从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来看,国内很多医药企业研发投入都不到其销售收入的5%,研发投入占比在6%、8%就已经是比较高了,受此影响...
2012年中国医药生物行业持续成长TOP9企业
《商业价值》杂志连续四年发布“中国持续成长企业榜单”。《商业价值》杂志持续成长企业评价体系以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为基础,结合行业记者和专家的多年研究总结,根据SGI指标排名,以期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过去5年保持持续成长,同时在未来2个财年内最有可能继续成长的企业。 以上是生物谷编辑从2012年度中国持续成长企业榜单中,将医药生物行业单独列出来的榜单。
新版药品GMP认证政策助力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已成为医药行业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业内人士指出,新修订药品GMP实施和药物创新可以说是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两翼”:前者决定着企业生死,后者决定企业到底能够走多远。 作为药品监管的职能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行业发展给予高度关注。
十二五末我国医药产业年出口将达820亿美元
记者近日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处获悉,协会预计,到2015年医药产业年出口规模将达到82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20%以上。 实际上,今年以来医药产业出口并未能如人意。
中国医疗电子市场2016年预计CAGR高达13%
中国大陆医疗电子市场后势看俏。IHS iSuppli指出,在“十二五计划”等一连串政策推助之下,中国大陆医疗电子内需规模将逐年扩大;预估2012年大陆医疗电子市场产值可达48亿美元,2016年则将攀升至74亿美元,平均年复合成长率(CAGR)高达13%。
2009-2012年10月中国医疗器械月度进口价格指数
我国医药电商发展蓬勃鱼龙混杂暗藏巨大消费隐忧
导读:可以说网上卖药是大势所趋,我国固定网民基数大,网购的价格优势、迅捷便利以及维护买药者隐私等特点,可以带动我国医药B2C释放巨大潜力。但目前来讲,医药电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时下,网上购物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网络购买药品的人也越来越多。
2013中国医药包装大会顺利闭幕,安全包装相容性引发热议
6月26日,作为2013CPHI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的同期重要活动,中国医药包装创新大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3号馆隆重举行。大会共吸引102位热心中国药包材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的专业人士前来参与。在与会听众中,不乏来自诺华、强生、默沙东、阿斯利康、惠氏、拜耳等世界五百强制药企业的药包材相关人士,也包括来自晟心医药、金石包装、科佩、江阴宝柏等领先包材企业的管理高层。
中国医药集团首次入选2013年世界500强
据财富中文网消息称,2013世界500强揭晓。中国医药集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位列第446位,成为进入世界500强的第一家中国医药企业。 榜单显示中国大陆(含香港在内,不包括台湾)上榜企业再创新高,由去年的73家增长至89家,有16家新上榜公司首次跻身世界500强。 据悉,本排行榜按照截止日不晚于2013年3月31日的财务年度的营业收入对公司进行排名。
英金融时报:葛兰素史克案凸显中国医疗体制扭曲
在北京那座没有标识的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大院的门口,每几分钟就会新来一些心怀一丝希望的抗议者,他们希望国家级别的主管部门能帮他们解决当地医院和诊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位年轻母亲拿着一个破烂不堪的笔记本,里面夹满了病历、婴儿超声波检测结果和官方信件。她表示,她正争取让儿子得到治疗。她儿子今年八岁,由于小时候喝了有毒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致使器官发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