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两篇Protein & Cell报道我国科学家进一步优化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

2018年8月2日/生物谷BIOON/---在两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在小鼠和大鼠品系中开发出一种被称作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denine base editor, ABE)的碱基编辑系统,并对这种系统加以改进,这将对人类遗传疾病和基因疗法带来重大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开放存取的Protein & 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分别为“Increasing

2018-08-02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单碱基突变遗传性疾病动物模型

记者从吉林大学了解到,近日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赖良学团队利用新型单碱基编辑系统成功对家兔实现单碱基精确突变,培育出具有白化病、早衰症等遗传性疾病模型兔,这代表人类距离基因治疗时代更近一步。团队成员、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博士李占军介绍,白化病、早衰症等遗传性疾病都是由于基因组发生单碱基突变所致。由于遗传性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先天性基因组缺陷,传统药物对其治疗无效。采取基因治疗方法,即直接修复基因组上的单

2018-07-21

嘌呤能受体P2RX7对适应性免疫系统是有益的

2018年7月11日/生物谷BIOON/---多年来,人们已形成一种观点:身体中的一种独特的被称作嘌呤能受体P2RX7的蛋白的功能是触发先天性免疫反应。这被认为是不好的,因而会被阻断。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身体中长寿的CD8阳性记忆T细胞与这种蛋白之间的关联性,而这会影响身体中的免疫记忆。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7月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2018-07-11

Nature:在抵抗HIV等病毒感染中,碱基拼写次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被HIV(红色)感染的人细胞(绿色),图片来自洛克菲勒大学逆转录病毒学实验室/Nature。2017年11月16日/生物谷BIOON/---数百万年来,人类和病毒一直都在不停地斗争:当我们的细胞进化出保护我们免受病毒攻击的方法时,这些病原体转而获得新的特性来避开这些防御。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的基因和很多病毒的基因存在的一种关键的相似性---一种拼写遗传密码

2017-11-16

Nature和Science同日打擂台发表新型DNA/RNA碱基编辑器,可校正点突变

2017年10月26日/生物谷BIOON/---自从5年前CRISPR热潮开始以来,科学家们就竞相开发这种强大工具的更加全面或高效的版本,从而能够极大地简化DNA编辑。本周发表在Science期刊和Nature期刊上的两项研究进一步扩大了CRISPR的使用范围,开发出一种更加微妙的被称作碱基编辑(base editing)的方法来修复遗传物质:一项研究扩展了一种编辑DNA的策略[1],而另一项研究

2017-10-26

碱基替换重塑超级干细胞:访生物物理所博士研究生杨济平

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通过替换病变、衰老的成体细胞,达到恢复组织器官稳态和功能的目的。这一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大问题,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仍然受到限制。近年来,科学家们从改善移植物活力、调控移植微环境以及制备辅助支架材料等方面进行着种种尝试,试图突破这两大再生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7月7日,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课题组、北京大

2017-07-09

Cell Res:刘光慧等通过单碱基基因编辑重塑超级干细胞

从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到原位编辑动物遗传密码,再到靶向摧毁发生基因突变的线粒体,乃至特异性矫正病人细胞中的致病基因突变,基因编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同层面的改变。日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课题组、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和中科院动物所曲静课题组联合开展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改写了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中的单个碱基,首次在实验室中获得了遗传增

2017-07-08

《自然-方法》:数据驱动蛋白质设计促成发明细胞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探针

蛋白质设计研究如何通过指定或改变氨基酸序列来控制、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命功能最主要的执行者,研究者能够通过遗传编码让细胞自动合成表达人工蛋白,表征细胞状态,调控细胞功能。因此,有效、可靠的蛋白质设计能在生命科学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的合成生物学方向,可成为重要支撑技术。6月5日,《自然-方法》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杨弋、研究员赵玉政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海燕

2017-06-13

Nat Biotechnol:首次在人全基因组水平上证实基于CRISPR的单碱基校正是准确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了一种近期开发的基因编辑方法的准确性。这是首次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验证了这种“碱基编辑器”的准确性。

2017-04-13

北京大学科学家解析小鼠着床前胚胎中的单碱基分辨率5-醛基胞嘧啶(5fC)谱图

2017年3月23日,北京大学BIOPIC中心汤富酬课题组与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课题组合作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5-Formylcytosine Landscapes of Mammalian Early Embryos and ESCs at Single-B

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