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改良还是革命?
世纪是块空白画布,头十几年来有多少支笔跃跃欲试,3D打印在其中格外抢风头。 3D打印机原本是相对粗陋的制造机器,一开始人们多用它来制作一次性原型。不过随着技术进步,成品制作也增多了,除了手机链,还有医疗用器官、整支武器、F-18战机部件这类高端货。 至于这个时髦的技术能走多远?《经济学人》杂志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塑一下3D打印的高度。
关于973计划“农业生物性状改良的基础研究”等项目预算初步方案的公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立项的“农业生物性状改良的基础研究”等15个项目总预算安排(见附件),经过中介机构评估、预算管理部门的综合审查,初步方案已经确定。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现予公示。 社会各界如对该批项目的预算有重大异议,请在2011年8月2日前以书面形式反馈至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并请同时通过电子邮件与我司联系。
中国科学家在野生大豆中发现新的耐盐基因,助力大豆育种改良
2014年7月10日,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联合完成了野生大豆W05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并通过对野生大豆重要农业性状关联基因进行研究,进而发现了新的耐盐基因。
兰大转基因紫花苜蓿新品系实验成功
兰州大学首次从荒漠植物霸王中成功克隆抗旱功能基因,培育出抗旱、耐盐碱和耐贫瘠能力明显的转基因紫花苜蓿新品系。这是国家973项目“中国西部牧草、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的阶段成果,已由农业部批准进行田间中试。 地处我国西北荒漠区东翼的河西走廊及阿拉善荒漠,集中分布着很多古地中海残遗植物物种。
我国耐盐水稻新品系田间中试获重大进展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启用新研究中心
总部位于墨西哥特斯科科市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13日举行仪式,启用新的研究中心。 新研究中心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生物学研究室约5500平方米,其余面积为温室及培训机构用地。
日本将瓢虫改良成飞不走的“生物农药”
瓢虫吃蚜虫,是植物的好帮手,但是农民希望瓢虫能“安居乐业”不要乱飞。日本农业研究机构经过长期研究,终于成功培育出不会飞的瓢虫。这些被称为“生物农药”的瓢虫已在日本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