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新突破:香港大学周婕/袁国勇团队创立首个双潜能呼吸道类器官培养系统
香港大学微生物团队建立的呼吸道上皮类器官培养系统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研究工具,使得科学家可以将呼吸道的生理和疾病在培养皿中进行,代表着这一研究领域一个重大突破。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GSK单剂量佐剂RSVPreF3 OA候选疫苗3期临床:在老年人群中有效!
佐剂RSVPreF3 OA候选疫苗是第一个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RSV疫苗。
默沙东口服抗病毒药物Lagevrio治疗非住院轻中度COVID-19患者:有效减少急性护理就诊和呼吸干预!
Lagevrio是一种口服给药的强效核糖核苷类似物,可抑制多种RNA病毒的复制,包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这是导致COVID-19的病原体。
Nat Immunol:线粒体的呼吸链或能维持机体的炎症水平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线粒体的呼吸链或许对于与炎症和慢性疾病进展相关的另一种蛋白复合体的激活非常必要,线粒体的呼吸链是一系列对于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复合体。
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现临床血栓性事件清晨高发的昼夜节律机制
FDA批准首个使用呼吸样本检测新冠的仪器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了首个COVID-19诊断测试仪的紧急使用授权(EUA),该测试仪可以检测与SARS-CoV-2感染有关的呼吸样本中的化合物,在收集和分析患者样本的环境中进行,例如医
爱司韦在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临床三期试验达到主要终点
在临床三期AirFLO试验中,爱司韦与安慰剂相比显著降低症状评分(p=0.002)及病毒载量(p=0.006),达到试验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
Nucleic Acids Research:研究揭示控制灵长类衰老的节律开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中山大学项鹏研究组,与动物所曲静研究组合作,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BMAL1 moonlighting as a gatekeeper for LINE1 repression and cellular senescence in prima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运用C
熬夜破坏癌症相关基因节律,促进DNA损伤并降低修复效率,增加癌症风险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夜班工作者中癌症更为普遍,这也促使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9年将夜班工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但夜班工作究竟为何会增加癌症风险,现在仍不清楚。此外,当代年轻人熬夜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加班、玩游戏、刷短视频等等,主动或被动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的新常态。熬夜是否如夜班工作一样增加癌症风险?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