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黄酮合成及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铁皮石斛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植物,富含多糖、黄酮、生物碱、联苄类等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等功效,同时也是植物自身抗病、抗逆的主要成分。
Cell论文指出仅添加7个基因就可让世界上基因组最小的合成细胞正常分裂和生长
2021年4月3日讯/生物谷BIOON/---5年前,科学家们高调地宣布,他们已经设计出一种精简的微生物细胞,该细胞能够在以比任何已知有机体含有更少基因的情形下存活下来。但是这种“基因组最小细胞”常常会出现异常分裂。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 JCVI)等研
研究发展高效合成糖基化S-RBD的策略
截至2021年3月15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已经造成全球1.2亿人感染,260万人死亡,这是本世纪最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首先通过高度糖基化的刺突蛋白(S)上的受体结合域(RBD)与人类受体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结合,进而侵袭人体细胞;因而糖基化的RBD也是疫苗与中和抗体的关键靶点。但由生物表达方法得到的RBD的糖链高
研究发现调控心肌线粒体合成和心力衰竭新机制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一类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体是指心脏无http://edtr.bioon.com/webeditor/uploadfile/202103/20210320131205906.png法行使正常的泵血功能以维持血液灌流来满足人体需要。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过度疲劳和运动耐量受限1。在全
研究发现低致死率非洲猪瘟基因II型自然变异流行株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了解到,2020年,该实验室在开展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监测及病原学研究中发现,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了低致死率的非洲猪瘟基因II型自然变异流行株。目前,全球范围内非洲猪瘟病毒已鉴定出至少24种基因型。其中亚洲主要流行基因II型。时下,非洲猪瘟尚无商品化疫苗或有效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感染猪群扑
N-取代-α-氨基酸酯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获进展
N-取代-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关键结构单元,如多肽或模拟肽的N-甲基化衍生物往往具有更好的代谢稳定性、细胞膜通透性及口服生物利用度。然而,已报道的酶促不对称合成N-取代-α-氨基酸的方法存在只能合成(S)-构型产物、底物谱窄等问题。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
研究揭示大熊猫化学信号物质合成机制
化学通讯是野生动物重要的通讯方式之一。作为独居性物种,大熊猫主要依赖于肛周腺分泌物和尿液进行化学标记来传播信号,而肛周腺分泌物标记是最为独特的一种。野外研究表明,这种标记行为存在季节性差异,也受环境条件影响。标记物中的小分子化学信号物质传递着重要的个体信息,起着促进繁殖、建立领地和稳定社群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这些重要化学信号物质的合
血红蛋白微生物发酵法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Trends in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和生物工程学院陈坚院士团队的综述Recent advances in the microbial synthesisof hemoglobin。赵鑫锐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周景文教授为通讯作者,论文作者还包括陈坚教授和堵国成教授。血红蛋白是一类存在于原
研究揭示合成降胆固醇药洛伐他汀合成机器的三维结构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团队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 “洛伐他汀生物合成的结构基础”(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biosynthesis of lovastatin)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手段,解析了洛伐他汀合成机器
研究发现肝素可预防caspase-11依赖的败血症致死
据了解,肝素是一种哺乳动物多糖,也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血栓形成疾病的抗凝药物。中南大学Ben Lu课题组发现,肝素可预防caspase-11依赖的败血症致死,与其抗凝特性无关。该研究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免疫》。研究人员表明,肝素可预防脓毒症中caspase-11依赖性免疫反应和致死性,而与其抗凝特性无关。肝素或无抗凝功能的化学修饰形式的肝素抑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