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肝内原位病毒学分析

乙肝病毒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原体,也是引发慢性乙肝的元凶。根据国际卫生组织2015年估计,全球约有2.4亿慢性乙肝患者,大多分布在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每年约有78万患者死于慢性乙肝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癌。在中国,约有9300万慢性乙肝感染者,其中,由乙肝病毒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比例分别高达60%和80%。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推行,我国婴幼儿的乙肝阳性率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是,对于其他

2018-05-29

相比尸肝移植方式,活体肝移植或更能挽救肝衰竭患者的生命!

2018年5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肝脏移植的成功是现代医学的一大奇迹,肝脏移植实际上是35年前科学家们进行的一个实验过程,如今它成为了治愈大多数晚期肝衰竭患者的唯一治疗方法;目前肝脏移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排斥或者感染,而是针对需要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并没有足够的肝脏来源。目前在美国有超过1.4万人正在等待肝脏移植,但每年仅有8000人接受肝脏移植手术,而且大多数患者平均都需要等待

2018-05-23

记忆居然可以移植

日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引发热议的研究——他们发现通过注射RNA,记忆竟可能从一只动物转移到另一只动物身上!这项研究发表在了美国神经科学学会旗下的《eNeuro》上,并在学术界带来了大量讨论。▲这项研究也得到了《纽约时报》等著名媒体的报道(图片来源:《纽约时报》官网截图)我们知道记忆储存在我们的大脑里。但它具体藏在大脑的什么部位,却一直没有一个切实的定论。目前的主流

2018-05-1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ART治疗的最佳时间窗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血液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allo-HSCT后复发的血液疾病的治疗仍是一个很大挑战,长期生存率较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redirec

2018-05-02

中山大学团队成功实施“无缺血”肾移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近日成功实施一例“无缺血”肾移植手术。这是该中心2017年7月实施“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后,首次将“无缺血”器官移植理念和技术成功应用于肾移植领域。中山一院器官移植科主任王长希介绍,今年4月9日,一名47岁男性尿毒症患者在中山医院东院接受了“无缺血”肾移植,移植肾脏在供者体内及获取和移植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血流灌注。手术用时3小时完成,患者术后即

2018-04-27

Nature:“生命支持系统”或可改善肝移植

一项新研究表示,常温保存肝或有助于改善移植结果,增加可用供肝数量,从而降低等待肝移植者的死亡率。肝病发病率上升使可用的供肝供不应求。许多潜在的供肝被认为风险过高,它们在冷冻保存时易受损害。而在冷冻保存期间无法测量肝的活力,因为正常的细胞活动在此期间被抑制。一种潜在解决方法是在体温下维持供肝,即通过常温机械灌注(NMP)方法为供肝提供含氧血、药物和营养素,就像为病人提供生命支持系统一样。通过这种方法

2018-04-22

美国医生通过粪便移植成功治疗棘手的脑部疾病

【研究表明,简单的粪便移植可以修复一种衰弱的大脑疾病】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发现我们的肠道细菌是如何影响健康的,粪便移植如何改变肠道细菌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现在有新的证据表明这种程序甚至可以解决一个特定的精神问题。在一项针对20名肝硬化和肝性脑病的研究中,经常与肝硬化一起出现的脑问题,10名接受了粪便微生物移植的病人,在认知健康方面得到了持续的改善。肝性脑病在超过40%的肝硬化患者中发展,并可能引起

2018-04-21

法国男人拥有“三张脸”:世界首例面部移植手术成功

【“有三张脸的男人”:世界首例面部移植手术成功】据巴黎的乔治·庞皮杜医院发表的一份声明称,移植手术于1月15日凌晨开始,第二天早上结束。首先,医生需要把患者身上所有的血液都替换掉,这个月的手术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导致身体排斥面部的抗体。这是病人接受第二次面部移植手术的第一步,这就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否有可能进行第二次面部移植。许多器官移植失败后,身体会在一定时间后拒绝它们。现在我们知道,当它

2018-04-21

Blood:引发骨髓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分子机制

2018年4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异源骨髓移植(BMT)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已经接受过化疗以及放疗的患者来说,其血液中仍残留有少量的癌细胞,因此存在复发恶化的风险。骨髓移植是最有效的预防癌症复发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往往难以找到匹配的供体。供体的匹配程度越低,患免疫排斥疾病(GVHD)的风险就越高。在GVHD疾病的发生过程中,供体细胞会对正常组织产生免疫反应,导致

2018-04-03

研究发现肿瘤选择性仿生纳米粒可抑制乳腺癌原位瘤生长及肺部转移

 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传统化疗依然是临床治疗乳腺癌原发瘤及转移灶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缺乏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导致严重毒副作用,极大限制了化疗的临床应用。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制剂中心博士研究生郎天群在研究员李亚平和副研究员尹琦的指导下,以乙酰肝素酶(Hpa)在肿瘤细胞内高表达作为突破口,综合仿生纳米技术与前药策略,设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