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来自核武器试验的放射性颗粒残留

通过核试验等活动被注入到高层大气中的放射性颗粒的浓度要比所预料的更大。

2014-01-21

AHM:科学家利用纳米颗粒遥控药物的缓释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药物缓释系统,可以遥控药物在体内的的释放过程。 J. Zach HIlt教授和同事们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发表论文,报道了在热敏的溶胶-凝胶共聚高分子溶液中引入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局域热源的药物缓释系统。 在人体的体温下,该系统会形成凝胶,将药物成分固定住。通过外加交变磁场,氧化铁纳米颗粒会产生热量。

2012-11-19

Small: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

石棉在被发现有对人体有不良作用的时候,早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而现今社会,新材料则需要通过更加复杂和严格的测试才能进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尤其是纳米材料,正受到公众愈来愈多的关注。这不仅仅因为无数的警示科幻片中基于其尺寸效应的描述:各种形状和组成的纳米颗粒越来越有规律,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到电子和医药研究领域;更加由于它们与体相的同种类物质相比,行为和性质往往具有惊人的不同。

2012-11-19

Small:曲晓刚等利用金纳米颗粒探测酶的活性

用肉眼就可以分辨一个样品中是否存在有活性的酶吗?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曲晓刚研究员等最近通过将金纳米颗粒同酶的基体结合,来测试酶的活性,该方法能够给出肉眼可以分辨的信号。 人端粒酶在超过85%的肿瘤细胞中过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几乎不表达,因此端粒酶不仅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特殊靶点,同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2012-11-19

AHM:全新技术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金纳米颗粒

最近发布的一篇文章是来自国家纳米中心蒋兴宇研究组的工作,他们将功能化的金纳米颗粒用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监测。我们邀请了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刘定斌同学向大家介绍该工作的主要内容。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肿瘤、外伤后老年人第四位死亡原因。

2012-11-19

科学家发现热敏型化疗纳米颗粒可有效杀灭95%的卵巢癌细胞

2013年10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俄勒冈州立大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一种纳米颗粒包载的化疗药物对卵巢癌细胞有显着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利用氧化铁纳米颗粒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并将其输送至癌症部位,然后待其进入癌症组织后对纳米颗粒进行加热,最后结果令人惊讶,实验中95%的癌症细胞被杀灭。

2013-10-29

Cell Transplant:磁性纳米颗粒增强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

2012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磁性纳米颗粒能够正向地影响移植的干细胞的靶向运送。两项刊登于当前一期Cell Transplantation期刊上的研究证实利用这种纳米颗粒如何提供更好的细胞停留能力。

2012-11-18

J Virol:蓝柯等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颗粒研究获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病毒颗粒中只含有一种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然而,最近十年左右的研究表明,许多DNA病毒颗粒中除含有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之外,还存在着许多mRNA分子。但是DNA病毒颗粒中具体RNA分子的构成仍然很不清楚。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蓝柯研究组通过深度测序和定量逆转录PCR实验(图1),发现在纯化的KSHV病毒颗粒中含有部分病毒编码miRNA和大量宿主编码的miRNA。

2012-09-20

PNAS:纳米颗粒提高药物疗效

2012年9月20日 电 /生物谷BIOON/ --纳米粒子药物对药物准确靶向输送到细胞是有很大帮助的,但近日,佐治亚大学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一种新的纳米技术可将药物精确地定位输送到特定细胞器内的细胞。 针对被称为“大力士”细胞的线粒体,研究人员增加线粒体作用的疗法用于治疗癌症、老年痴呆症和肥胖的有效性。

2012-11-19

JACS:开发出可以检测炎症反应的新型纳米颗粒

2012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炎症是人类许多疾病,包括从感染到神经变性疾病等疾病的一个重要标志物,组织中的化学平衡被打破会导致机体活性氧(ROS)的积累,如过氧化氢的积累,这将最终促使机体发生氧化性应激和相关的毒性效应。 尽管一些ROS对于细胞信号通路和机体的防御机制非常重要,但是ROS也是许多疾病的指示物,如心血管功能障碍等疾病。

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