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Nanotechnol:新型自组装核酸分子运输平台有望靶向治疗癌症等多种类型疾病
2018年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症和其它疾病的生物复杂性常常会要求要比目前方法更加强的治疗手段,然而很多治疗方法都忽略了基因动态变化的分子网络,这些方法仅仅能靶向作用非常少的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能利用运输核酸分子(比如siRNAs)的自组装平台来
中国科研人员“组装”基因 使水稻高产又好吃
记者18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科研人员通过8年攻关,将水稻中的高产和优质基因筛出,重新“组装”改良水稻品种,破解了水稻“高产不好吃、好吃不高产”的难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刘斌美副研究员介绍,品种是影响稻米口感最关键的内因,生长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栽培技术等是外因,二者相互结合才能生产出好吃的大米。他说,目前中国大米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所占据,如日本越光、
Cell:可视化观察核仁中的核糖体大亚基组装过程
2018年1月12日/生物谷BIOON/---核糖体是负责细胞中蛋白合成的细胞器。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LMU)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核糖体组装中的早期步骤,并且可视化观察它们的RNA组分如何正确折叠并找到它们在这种生长结构中的位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14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Visualizing the Assembly Pathway of
报春苣苔属叶绿体基因组装及高变异区段挖掘新策略研究获进展
报春苣苔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洞穴植物,具有非常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是研究喀斯特植物适应性进化和物种形成的理想模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冯超等在研究员康明的指导下,以报春苣苔属植物为材料,率先搭建该属三个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并进行结构注释,提出两种高变异区段挖掘的新策略。策略一命名为Con_Sea:基于多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的联配结果,找出真正的保守区和变异区(Con_Sea),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MHC-I肽组装复合体筛选蛋白片段机制
图片来自S. Trowitzsch, A. Möller, R. Tampé。2017年11月16日/生物谷BIOON/---如今,社交媒体帮助我们跟上时事。由于我们无法同时处理大量的信息,神经网络仅提取我们需要知道的信息。我们体内的细胞以一种类似的方式运作:在抵抗寄生虫、病毒甚至癌症的过程中,一种被称作MHC-I肽组装复合体(MHC-I peptide-loading complex)
JBC:为何一些抗HIV药物并不总是发挥协同效应?
HIV-1病毒,图片来自J Roberto Trujillo/Wikipedia。2017年10月11日/生物谷BIOON/---“协同效应(synergy)”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被滥用的流行词,但是它在药理学上具有一种可量化的定义。两种药物被认为具有协同效应,指的是当它们在一起使用时的疗效大于它们单独使用时的疗效之和。也就是说,与另一种药物具有协同效应的一种药物不仅发挥它本身的有益作用,还能使第二
京津冀鲁辽卫生领导专家共商医疗协同发展大计
9月28日,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五省市卫生计生委联合主办的2017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论坛在石家庄以岭健康城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在主论坛和分论坛环节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及京津冀鲁辽五地卫生计生委的领导干部代表、专家学者、企业家会聚一堂,以“新引擎·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以建设首都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千年大计”为“新引擎”,总结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三年来主要
第三届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工作会召开
2017年9月21-22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河北省科技厅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工作会”“2017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协同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大会暨创新创业直通车活动”在石家庄高新区以岭健康城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推动生物医药集群发展”为主题,是围绕“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 “一带一路”及“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
生物医药园区协同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大会召开
9月21-22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河北省科技厅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工作会议”暨2017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协同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大会在石家庄高新区召开。据悉,本次会议主题是“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推动生物医药集群发展”,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探索以联盟方式集聚社会资源,服务于业内的园区、基
寡肽分子可控组装研究获新进展
分子组装是自然界生命体形成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人们开发了系列寡肽分子作为组装基元,构筑了多种功能纳米结构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基因转染、组织工程及肿瘤治疗。其中,作为阿兹海默症的β-淀粉样多肽纤维的主要识别序列,二苯丙氨酸(由两个苯丙氨酸分子缩合得到的芳香性线性二肽)由于结构简单、组装性能优异引起广泛关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