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用经遗传改造的细菌将生物质能直接转化为乙醇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他们对能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细菌嗜热木聚糖酶进行遗传改造后,其直接将以柳枝稷为原料的生物质能转化成了乙醇燃料,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该研究未来有望实现工业化
第十六届中国-诺华小型高层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2013年10月23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与诺华公司生物医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诺华小型高层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国-诺华小型高层学术研讨会自1998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16年。该会议每年选取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开展学术研讨,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本界研讨会的主题是"罕见病"。
甘蔗甜菜替代乙醇汽油 日本发展生物燃料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日本筑波市科研人员日前研究发现,有望从甘蔗、甜菜等农作物中提取生物燃料,从而减少对石油化工类燃料的依赖,发展可持续的能源战略。 日本国立农业与食品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表示,受日益攀升的化石能源需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必要对生物质能的利用潜力展开评估利用,具体做法包括分析农作物整体生命周期规律,对生物质的燃料作物加以处理和利用。
Science:复旦大学发现吡嗪酰胺抗结核病机制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吡嗪酰胺就是用于结核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理解。中国复旦大学以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新研究解释了这种药物是如何消灭结核杆菌的。 研究人员发现,吡嗪酰胺进入患者体内后,通常会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吡嗪酸。吡嗪酸可以绑定对结核杆菌至关重要的核糖体蛋白S1,阻止这种蛋白编码结核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而阻止结核杆菌产生维系其生存的其他蛋白。
“九州通”公布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1年8月12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关于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议案》、《关于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加经营范围暨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等事项。 本摘要仅供参考,以当日指定披露媒体披露的公告全文为准。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电子报 第一百五十六期
全球首个纤维素乙醇工业化装置正式启动
全球首个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工业化装置9日在意大利北部克雷申蒂诺市正式启动。 这家示范厂隶属于贝塔可再生能源公司(BetaRenewables),设计能力年产上万吨,其正式启动将推动先进生物燃料的商业化生产进程。